第51章
昔日朝堂上所宣扬的一些场面话,竟然被这活藩王们当成了真理来跟自己复述,这种场景使得本就心烦意乱的朱元璋更加怒火攻心。
于是乎,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给这些家伙好脸色,他抄起朱棣的奏本就用手中的朱笔作出了批示。
这一日的朱棣因为和胡轲置气的缘故,决定给自己放一天假,今日不去诏狱上班。可是中午吃完饭他刚准备去睡上一觉,就收到了父皇给自己的批示。
打开早上才递上去的奏本一看,上面用红色的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叉,在这个差的旁边,朱元璋写了一行大字,“想好了再写”。
“若这写的不是他的真实想法,朕在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下一份奏本若是写得好,朕可以不计较他这一次的欺君之罪。
若这奏本里写的就是他自己真实的想法,那他的这种表现便不值得朕在对他寄予任何的希望。赶紧让他到北平就藩去吧,兴许到了远离朝堂的地方,多吃些苦头,他还能多长进一些。”在写下这五个大字的时候,朱元璋在心里已经给自己这个爱惹祸的四儿子定好了去路。
看到这大大的五个字之后,朱棣当即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
昔日里父皇也不是没有让自己上过奏本,可是当时无论自己的奏本写的东西多么的幼稚,自己父皇也顶多是把自己叫过去口头上予以训斥,并且在训斥之后会对自己奏本中不合适的地方亲自进行指点。
像今日这般如此正式的批示,朱棣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一个驻地因为恐慌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承认之前地上那份奏本的时候,其中多有敷衍之意。
毕竟里面涉及到父皇和朝廷里大臣之间的隐秘,自己哪怕能够分析出一些双方之间的利益交互,却也不好直白的将它写在奏本里面。
同时因为胡轲前一日呛了自己的缘故,使得他在写这篇奏本的时候,也并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写,里面很多夸张的内容,完全是他为了反对胡轲的想法而写出的不同意见。
原本他以为这也不过就是父皇一次例行作业罢了,虽然里面有对自己考教的因素,但此时已经身上扛着一个大锅的朱棣,不觉得现如今是自己出风头的好时机。
可是现如今这种直接打脸的朱批,却让朱棣意识到父皇这一次是动真格的。自己若是下一份奏本还提不出什么正儿八经的建议或者有价值的看法的,那么迎接自己的,势必不会是一个好的结果。
想到这里,朱棣不禁陷入了纠结之中。
父皇给的压力就在那里,在这种重压之下,朱棣在犹豫自己要不要将胡轲的那些观点稍加修改,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呈递到自己父皇面前。
而这一边当燕王殿下还在,因为到底要不要把自己真实想法汇报给自己父皇的时候,那一边在诏狱里,胡轲正以一种十分警惕的眼神,望向了站在自己监牢门口的那个穿着飞鱼服、握着绣春刀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