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中让人没想到的是,徐达只是一届臣子,朱元璋,竟然会给他如此尊荣,让身为王爷王妃的女婿女儿也前去奔丧,可这样,受到皇恩照拂的徐达角逃不过一死,还是在病痛缠身的两年后。
想到这,仪华脑海中蓦在浮现出那个一身正气凛然的长者,又听使者道“病入膏肓”她心下终有了起伏,垂在两旁的双手不由自主的紧了骒,却不至于感伤到落泪,但此时此刻,不论是在朱棣面前,还是跪着的文使面前,她都应当落泪以示伤怀,而不是在朱棣,文使诧异的目光下一动不动的坐着。
正心里渐起波澜的当前,只听一阵细微的衣服窸窣声,随即眼前便是一黑,她诧异的霍然抬头,就见朱棣神色岑寂的立在眼前,目中有一抹几欲不见的沉痛。这让她怔了一怔,嘴唇嚅嚅欲动,却不及一字说出,即被朱棣突然俯下身,双手搭在她肩上的动作蒙愣了。
见仪华不解的望着他,朱棣似见也没见,直接出言安抚道:“王妃本王知你父女二人感情甚深,伤心再所难免,但是你这样魔怔着不言不语,也无济于事。”说罢转过身,面色一正,对仍跪在地的使都道:“你起来吧,今日时候已晚,明日五更天即刻启程去京师。”使者闻言,当下一喜,连忙叩首领命。
朱棣没再理会使者,转头另对一直侍立在旁的陈海德,道:“你先带他下去安排个住下,再差人招长史他们去议事厅,一个时辰后,本王要见他们一个不差的都在。”陈海德拂尘一甩躬身应下,又见朱棣朝他摆了摆手,心下会意,这便领着使者侍人一起退下,将殿堂留给了朱棣,仪华二人。
一时间,随着脚步声渐趋远去,殿堂内又旋于沉静。
“臣妾多谢王爷。”半晌的沉默后,仪华从炕上起身,朝着望窗而站的朱棣福身道谢道。
仿佛早料到仪华会如此,朱棣也只淡淡地“嗯”一声,一句也没多问所谢何事,依旧举目远眺。
等了许久也不见朱棣再言。一时也不知他单独留下她是何意,仪华心里不由敲起了边鼓,两年来的惴惴不安一下齐齐涌上心头,各种不好的念头池无法止仰的一一冒出。如此之下,仪华顿时一阵心乱,脸上便带出了一二。
朱棣从窗外收回目光,一转身,仪华脸上的神情即入眼里,当下眼中闪过一丝不喜,面是却不显,只道:“国公他是你生父,你又有至孝的名声在,希望下次不需本王再提醒你。”这次确实是她不对,仪华静静的回道:“臣妾知道,不会再有下次了。”
看着仪华一脸的波澜不惊,朱棣立时改变了原来的念头,也不掩脸上微愤,直冷笑道:“王妃,国公乃当世英雄,你是他血脉这一点,并不会辱没你。”未料朱棣会这样说,仪华心头一震,抬头还未及言语,又听他道:“本王视国公为敬重之人,定会遵守与他的约定,即便他将离世,此约定也不会变,只要王妃莫做出不该做的事,这个燕王妃的位置就还是你,现在王妃不用再担心于此。
仪华双手紧紧地攥着袖襟,想就此缓一缓情绪,却见朱棣神情冷漠甚至掺杂着几缕厌恶地看着她瞬间大怔,转念一股寒气从脚心一直冒到心坎上---郎心似铁,几许微薄之情,说无就无。情怀消磨殆尽,那尚存和丁点不符实际的幻想也烟消云散。随之仪华平静了下来,手慢慢放开了袖襟,低着头似泫然欲泣道:”在一年近两年前,臣妾便得知父亲患病,更知道他每日食相克之物在崔妈妈亲自来王府的那日,臣妾就感到父亲也许再拖不下去了也许父亲早一步离开,对他也是一种解脱,不用再随精神,身体上的双重折磨,仪华只晓眼中竟涌出了一股酸意。忙稳住情绪,不愿再拿徐达说事,于是深呼口气,竭力克制话中的哽咽,道:“王爷也许臣妾就是狠心,还在怪父亲将我不管不顾十多年,方才才会全无反应。”一时说守,见朱棣没作任何回应,她也咬咬牙,撇过头一言不发。
朱棣见她这副样子,想起自己大半年前也见过,心时软了一些,堕崖涉险那日,她既然肯为养娘不了性命,对于生父只怕感情更是复杂。念头一起朱棣微觉方才言词过激,却又拉不下脸来,干脆就此打住此话,左右望了望,瞧着外面天色又暗了些,估摸了一下,道:“时辰也不早了,你早做些收拾,明早就走。”感到朱棣软化了,仪华心下吁了口气,告诉自己当“忍”,倒也伏低做小的应了一声。
这时有人在外禀道:“炽王子来给王妃请安。”朱棣一听,蓦地想起一事,脸上顿时豫色,也让侍人引朱高炽进来,只兀自犹豫了片刻,语气僵硬道:“炽儿也六岁了,就他刚出生时待在京师待过几日,这样吧,明日也让他一同去,总归给母后上柱香,再看看国公也好。”说完也不等仪华应声,续道了一句还有政事要交代,就走了出去。
朱棣一离开,朱高炽和阿秋一起走了进来,“母妃,您怎么了?。”见仪华脸色不对地伫立在堂内,朱高炽上前拉着仪华的袖子关切道。
低头看着朱高炽圆乎乎的小脸,一脸的关心担忧,仪华心里一暖,暗道了声“稚子无邪”便牵着朱高炽走到木炕前坐下,微微一笑道:“外公生病了,明日炽儿可要跟着一起去京师一趟。”
“炽儿也能去京师?”朱高炽惊喜了脱口而出,又想起徐达是生病,忙收了喜色低下头去。仪华看他这样,也没说什么,只调了目光移到窗外,看着蔼蔼的暮色越发黑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