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元年
三月
在宁寿宫荣养的太上皇朱见深,身边没人侍候,在每月探望的皇后和皇妃们的教导下,他不得不学会了自己穿衣,和处理一些日常生活的事务。
王宇不在乎那些狗屁读书人,又在民间说些什么苛待皇室的话。
等三舍法在大明推广开来,大明的舆论自然会偏向他这一边。
“爹!那孩儿就告退了”
老大王仁没能为太上皇求得自家老爹的恩典,肉嘟嘟的大脸有些沮丧,他拱手后退,准备退出五军都督府右衙。
“等等!”王宇开口叫住老大,开口叮嘱“你已经教错一位大明皇帝了,不要再教错这个皇帝了,老大,你也不想弘治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吧!”
王仁呆呆的站在门口,维持着恭敬后退的拱手样子,深吸了一口气,最后对坐在主位的王宇弯腰一拜。
“孩儿明白!一定让皇帝多学儒家仁孝的经典。”
王宇神色复杂的看着王仁,点点头,呼出一口气。
“去吧!过些时日,我会撤了军机处,内阁重掌大明政事,选六位常驻阁臣,十位临时阁臣共理政务,你继续做你的阁老,帮我处理一下政务,爹老了,以后大明是不是有下一个皇帝,可要看你们年轻人的想法了。”
老大王仁先是一愣,而后心中狂喜,保明有望,对着王宇又是一拜。
“爹!您此举深有周公遗风,孩儿对您高山仰止,此忠义大节,必为后世之人所敬仰。”
王宇笑了笑,难得对老大表现出亲近之意,挥了挥手。
“去好好教小皇帝读书吧!”
等着老大王仁迈着轻快脚步离开右衙之后,王宇总算松了一口气,终于把后续改革的繁琐政事甩出去了。
老大不知道随的谁,怎么这么好骗呢?
即使自己真的活不长,但王氏一族那些军中的子弟,真的愿意让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皇帝取回权力,然后报复他们吗?
到时候,这黄袍不加在老大身上,那也会加在老二、老八身上。
不得不说,王宇这糟老头子坏得很,自己儿子都骗。
没办法,内阁交给其他人,王宇不放心,反正老大没兵权,和老二又势成水火,之后再夺了王粤的兵权,让他管朝政,这就稳了。
老大王仁倒还真不是好骗,只是看到大明天下能重回老朱家手中的一丝希望而已,他愿意试着争取一下。
这不,第二天,王粤就在自家老爹王仁的建议下,来找王宇这个爷爷请辞奴儿干都司的布政司使的位置了,把手里的五万重骑兵和军屯马场交了出去。
王宇也没亏待他,直接加封定北侯,赐世券,另外升任吏部侍郎,直入军机处。
让王粤在军机处过渡一下,等后边军机处和内阁合并,王宇直接顺水推舟,让他做个大明的“小阁老”。
让王仁和王粤父子,提前o年体验一下大明一门双阁老的荣耀。
不要看王粤是嫡长孙,未来即使能继承王宇的王位,那他的定北侯的爵位也不会作废,可以传给其他儿子。
待老大走了之后,王宇后边几天,继续在五军都督的右衙躲清静,不想去左衙的军机处写“作业”。
虽然已经把流程简化过了,王宇只要看完折子,找军机大臣给的建议打钩即可。
但王宇还得认真做阅读理解,这可是繁琐的很,他终于明白大明科考,为什么字写不好的不录用了。
你一封折子上来,密密麻麻一大片,你不好好写,一天到晚做深度阅读理解的阁老,不是越看越生气吗?
王宇一个看漏了折子的内容,可能回复到大明地方,对于百姓来说,时代的一粒灰尘真变成一座山了。
相比于大明的军机处政务,五军都督府日常事务对王宇很友好,平常是负责调任各家勋贵子弟,安排他们去大明两京十八省巡查、驻守、轮换、探亲。
一般没有大战的时候,不涉及各镇总兵和副总兵的调任,不需要王宇这个中军大都督的参合。
总兵和副总兵加起来才不到一百个人,王宇只要管好这些人调动,就能把大明军权牢牢抓在手里。
现在大明一共十二个镇,一百二十万职业士兵,对于大明现在两京十八省庞大疆域来说,十二镇人马还有两镇是水军,确实不够用了。
(现在大明比原本历史上多出来的五个省,北方由草原三城由东向西延伸区域,设了三个军管布政司,南方是多出来安南布政司、占城布政司)
王宇决定再增设五镇人马,主要还是分配在大明边疆地区。
北方归化城设归化镇,由于北方汉人少,所以是混编镇,以骑兵为主。
甘肃一地本就有甘肃镇,但最近东察合台汗国乱糟糟的部族分裂越来越严重了,王宇觉得有机会可以去摸奖或者吸血,要是对方拉胯,干脆把伊犁河谷占了。
伊犁河谷可是塞上江南,养活百万人口不成问题,唯一的缺点,就是离甘肃太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的!顺天到甘肃,基本等于伊犁到甘肃了,都是千里迢迢。
王宇在甘肃西宁设一镇,主要是驯养更适合在东察合台汗国生存的骆驼部队,以后万一大明衰弱了,伊犁割据就割据吧,以后有了中原文明基础,收复也容易。
第三镇,应天镇,这次王宇没有加强顺天或者北直隶了,顺天有京营镇和兴洲镇,已经足够了。
这次王宇在应天设了一镇,一则拉拢朱元璋时期的勋贵,不要把这些勋贵真养废了,二则为了后面改革政策在江南顺利铺开,增加军力威慑。
第四镇则是在滇省,广南镇主要是防备境内以及东吁和乌斯藏布政司的土司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