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之前埋下的伏笔,现在可以用上了,江易周将从蛮国那群联姻人员里,最后选出来的人选,给蛮国送了过去。
那位公主,日后就是新的蛮王。
至于老蛮王选定的那位王子,他身体不太好,已经因为水土不服,死在异乡,尸骨送回蛮国,进行天葬,真是可怜的孩子。
江易周嘴上说可怜,实际上一点儿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底气非常足,好像那位王子的死,跟她毫无关系。
江易雅出去一整年,过了年都没回来,不过她的成绩都传回来了,来到京城的那些小国使臣,比起去年,态度更谄媚了。
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石头,全都送到了军械部,给上官温苒辨认,上官温苒本人没时间,要她带着的那些学生来看。
等学生们确定哪些矿石可以用,就能直接签订购买契约。
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京城外忙活,领头人是去年的新科进士榜眼——陶沁春。
陶沁春成绩好,脑子聪明,她还有着旁人比不了的统筹能力,所以她现在已经在工部任职了。
像是这种由朝中大臣掌握技术,由工部普通工人干活儿的大工程,一般人哪儿能安排得井井有条啊,现场不乱成一锅粥,那都是能人。
陶沁春却能上手就将现场理得明明白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儿干,而且她沟通能力也很强,总是能将那些工人无法理解的角度计算与各种原理,换成工人能听懂得话。
不知道省了多少时间。
去年科举出来的前三名,尉迟诗桃跟着尉迟鸣玉在做编辑字典的工作,有了她帮忙,尉迟鸣玉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处理全国教育的问题了。
常家那位常荧光则去了上官温苒手底下,她特别喜欢研究一些新奇的对象,脑子聪明得很,有她加入,工业化都能更快了。
她还自己编写了一本《万石册》,江易周看过,她觉得里面不是石头,而是化学元素表。
有很多没见过的字,常荧光说是和尉迟诗桃商量着定下的新字,没别的含义,主要是为了给某种以前没有的石头取名字。
她和尉迟诗桃的关系非常好,两人都是闷头搞研究的性子,一个是理科一个是文科,江易周看着她俩都觉得,非常互补。
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文学人才,有这三位,江易周觉得江朝在她这一辈,算是稳了。
第一场科举后第二年春,江易周又开了一场科举,在此次科举后,笔直的铁路铺设完毕,绵延向前,将京城和长州连在了一起。
第二次科举,参考人数创了新高,比起去年翻了十倍,平民女子数量激增,大多是从长州那边过来的。
长州是江易周大本营,而且有很多厂子都在那边,那边的经济也发展得更好,现在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
所以火车终点站选择长州,完全是为了让更多人去坐火车。
只有有钱有闲,还有一定好奇心的人,才会先去尝试,目前算得上比较昂贵的火车,长州这种人非常多。
兵部下面设立了铁路司,安排了不少人沿着铁路巡逻,铁路上铺得是铁,不看着点儿,估计都被人撬走卖了。
铺设铁路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来围观,那个时候,负责监工的陶沁春就不止一次跟兵部派过来巡逻的护城卫的士兵说过,一定要看好了那些材料,不管是木头还是之后的铁,都得看好。
护城卫们非常尽忠职守,全程只发生过几次小型盗窃事件,还很快就被侦破了。
东西很沉,想要无声无息偷走,只能偷少量,大量一定会被发现。
如果是少量,陶沁春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损耗是可以有的,只要不多,她完全可以当做慈善。
不管怎么说,火车最后搬到了铁路上,一车厢一车厢的安好,这钢铁铸成的庞然大物,只是简单摆放在那里,就足够让人心生敬畏。
一群人在一旁看热闹,人头攒拥,议论声不绝于耳,陶沁春脸上带了几分红晕,激动地呼出一口气,又吸入一口气。
全是煤炭的味道。
这味道并不好闻,闻多了对身体不好,还会弄得鼻子黑乎乎的,可陶沁春此刻却觉得,这是世上最香甜的味道。
它象征着,她的工作快要完美完成了。
江易周很想到第一辆火车开通现场来,可惜人太多了,她如果不清场,没人会同意皇帝过来。
她如果清了场,这次火车开通仪式,也没有举办的必要了。
身为皇帝,江易周不可能每天出行,真正要用火车的人,还是这些百姓。
所以她只能让陶沁春代为主持仪式,她则是在附近一处三层高的茶楼上,远远看着那热闹非凡的场景。
诗琴为江易周倒上一杯茶,见江易周眉眼间像是有些许郁色,轻声安慰道:“陛下,陶大人做事很是周全,如此多人一同聚集一处,竟也能丝毫不生乱,待日后,陶大人必定会成为江国国之栋梁。”
用人才安慰江易周,是最好的说辞。
江易周果真一下子舒展了眉目。
“你说得没错,陶沁春是个可用之才,希望这次选出来的几十个进士,也能如她一样,为朕分忧。”
连着三年开科举,明年还会引入一批进士。
等明年科举关闭后,江易周会公布一条完整的晋升途径,从童试到乡试再到会试殿试,以后科举如无意外,即三年一次。
江易周很缺人,但科举不能年年举办,一个人进入官场后,能为她打工几十年,官员位置统共那么多个,真一年一次,很容易到后期,出现冗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