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到吃蟹的季节,市上螃蟹不多,孟氏托人买了两篓子“童子蟹”,又称为六月黄。
六月黄是大闸蟹还没完全长成的阶段,虽还未长成,但也是黄满味浓。
蟹黄呈乳酪状,蟹肉丝丝鲜甜,最是尝鲜的时候,光是蘸着姜醋,味道就很好了,一只蟹一壶黄酒,就能消磨一下午。
孟氏买了螃蟹都放到池子里养着,她叫人在后院挖了深池子,专门用来养鱼养虾养螺蛳,当有客人点的时候就捞出来现做,由于在后院引不来活水,还是喜宝给她想办法把池子养活的。其实喜宝是按照阿财给出的意见,建立了池塘生态系统。
孟氏按照喜宝给的方子做香辣蟹,在试菜当天,原本是想做了给没吃过螃蟹的喜宝尝尝的,没想到被一个客人看上了,强硬的买下来,最后一边吃一遍直呼过瘾,把喜宝馋的流口水,那客人走的时候还打包了一份。
孟氏见喜宝明明馋的不行,但还是一脸替她高兴的样子,一阵心酸。
剩下的螃蟹再有人点就说没有了,等到晚上关门了,给喜宝全做了让喜宝吃了个够!
一只童子蟹要一钱银子,一份香辣蟹里面放五只,孟氏卖六钱银子一份,算是他们家的贵价菜了。
吃过的人都说这香辣蟹有异香,每次有人点香辣蟹,隔老远都能闻得到,惹人口舌生津,不停的问这是什么菜,但一听到价格,就退缩了大半。
孟氏在此之前也不知道香料的力量是如此奇妙,庄户人家做饭对于油盐酱醋的掌握已经是极限了,孟氏因为以前她爹开饭馆才对香料有一定的掌握,只是也仅局限于炖汤炖肉放少量的香料提香。但是喜宝给的方子里面香料与食物的融合简直是绝妙,孟氏每一次都会被惊艳,她起了好学之心,这一刻,她对于学识的崇敬之心达到了顶峰。
她看向在餐馆里忙碌的大娃二娃,心里不停的思索。
晚上回了家,孟氏揉揉酸痛的肩颈,呼了一口气,赵大郎去铁柱家有事儿,还没回来。
大娃二娃正在院子里打水准备洗漱,孟氏脸上绽开一个笑:“大娃二娃。”她招手。
“哎,娘。”兄弟俩齐声应道。
孟氏把二人叫到屋里来,温和慈爱的轻声道:“这两天累坏了吧?”
二娃看着母亲脸上疲惫的笑容,忙说:“娘,我不累,我有的是劲儿嘞!”
孟氏笑着摸摸二娃的头,半晌开口道:“儿子,娘现在能挣钱了,过几天馆子里再招一个跑堂的,你们两个就回家来吧。”
大娃默不作声,二娃急眼了:“娘!这咋能行呢?爹去开荒去了,馆子里就你一个管事儿的不安全。”他怕有人欺负他娘。
“怎么会,还有阿大阿二呢。”孟氏眼里的笑更盛了。
“可是——”孟氏打断了二娃的话:“你先听娘说。”
二娃硬生生的把到嘴的话咽下去了,专心听她娘讲话。
“儿子,娘没本事,这些年家里什么没钱,也没想送你们哥俩去学门手艺,或者去上学。”
“你们小姑出息,带着家里富裕了,你们爷奶前些天说公中里出钱让你们俩去上学,娘想了想,你们大了,也该出去看看了。”
孟氏疲惫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娘也挣了些钱,供你们上学不是问题了,儿子,你们怎么想的呢?”
二娃眼里都是泪水,叫了声:“娘。”就趴在孟氏的膝头呜呜的哭,孟氏安抚了二娃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孟氏看着自己浓眉大眼的二儿子,心里一片柔软,喜宝跟她说过,家里练字练得最好的不是赵三郎,是二娃,二娃勤奋的程度让赵三郎都焦虑的喝浓茶熬夜看书练字。
她用带着茧子,微微刺人的手给二娃抹干眼泪:“青城书院就很好,你们看行吗?”孟氏询问道。
二娃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
大娃倒是面露难色,一提到学习大娃二娃就浑身不得劲,虽然之前下定了决心要跟小姑学习,但总是每次一学写字都找借口干活去,根本没学几天,对比二娃,他实在觉得有些惭愧,他也知道上学好,但是他真的不是这块料。
弟弟劝他学习的时候,大娃嘴硬道:“爹娘也不识字,咱家不也过得很好?”
二娃就有些生气:“爹娘不识字是因为他们不想吗?是因为不能,是因为穷,咱家过得好是因为谁?”
大娃就沉默不语,久而久之,二娃也不再劝说了。
孟氏看出来大娃的不愿,面色连变都没变:“你小姑跟我说了,你既不想去上学,那就不去。本想着你兄弟二人在一处可以互相照顾,但是强扭的瓜不甜。”
大娃脸通红,声音如蚊的闷声叫了声:“娘。”
“你小姑说学武的事情不着急,叫你平日里还是得多看看字,就算去当侍卫也是识字的侍卫走的更远一些,不然以后被糊弄了你也不知。”
大娃一听学武的事小姑会给自己想办法,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娘,我小姑真的这么说?!”他是指的小姑能让他学武的事。
孟氏轻轻地点了点头,遂又板起脸严肃了起来:“不管学什么,你们两个都要勤奋一些,好好学本事,长见识。”
“别辜负你们小姑,知道吗?”
大娃二娃齐刷刷的点头,他们眼睛里含着星星似的,一脸孺慕的看着孟氏,他们一定会向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前进的,这是小姑教他们的。
喜欢农家喜宝请大家收藏:dududu农家喜宝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