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继续播放。
曹雪芹一脸严肃。
“文字是脆弱的,但从作品问世以来,人们要保存他的愿望就从未断绝。”
接着,他说起了这些年他们对唐诗的收集历程。
“当年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不过一千二百首诗。”
“至明代已有多个全集,张之象《唐诗类苑》、吴琯《唐诗纪》等,收集的唐诗已逾两万首。”
“到明末,中原再次历经劫难,胡震亨、季振宜等人相继用毕生精力收集唐诗,保留了珍贵的底稿。”
“直到我的祖父曹寅,受康熙皇帝之命,主持刊刻《全唐诗》。”
“拾遗补缺,终于大成。”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人两千两百余位。”
后人忍不住夸赞。
“难怪你对唐诗的了解那么深。”
曹雪芹扬起了脸,笑着说道:
“不是我自夸,我家曾有当世最好的唐诗刻本。”
。。。。。。
正在案前写着《石头记》的曹雪芹,此刻正是一脸骄傲。
《全唐诗》,是于康熙年间编纂的。
康熙皇帝委派了身为江宁织造局的曹寅,就是他的祖父,来编纂《全唐诗》。
从受命到成书,不到一年时间,《全唐诗》就完成了。
所以,他的家族确实是保存过当世最好也是最全的唐诗刻本。
不过,他的祖父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完成《全唐诗》的编纂,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胡震亨。
毕竟《全唐诗》的蓝本,就是胡震亨独自一人编纂的《唐音统签》。
胡震亨在五十多岁,仕途正值巅峰之际,辞官了。
因为胡震亨发现,辉煌璀璨的唐代诗歌竟然失传了将近一半。
所以,胡震亨立下宏愿,想要用余生的时间,编纂一部最为详尽的唐诗全集。
于是,胡震亨开始分秒必争,无论是珍稀古籍、奇闻异书、还是旧典轶事,哪怕书页残破、难以阅读,他都视若珍宝。
从断篇零句、词曲歌谣,到谚语酒令,无一不收录其中。
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乃至五代诗,全部囊括其中,无一遗漏。
整整十年,历经无数个日日夜夜,胡震亨终于完成了《唐音统签》这部鸿篇巨制。
这样的功绩,无疑是伟大的。
这样的人,更是值得被后人记住。
后来,胡震亨又用了七年时间,撰写了研究李白、杜甫的《李诗通》和《杜诗通》两部大作。
所以说,他的祖父之所以能够在一年内编纂完成《全唐诗》,实则是建立在胡震亨十年的基础上的。
想到这里,曹雪芹对胡震亨顿时生出几分佩服之意。
。。。。。。
后人有些好奇,问道:
“那您写诗,一定很厉害咯。”
曹雪芹闻言,腼腆地笑了笑,谦逊地回答:
“我写了本小说,叫《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