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不如实践,几人决定乘坐电梯去往天台。
他们由1号楼乘坐电梯到达四楼,打开瞬间,是可以预见的灯火通明。更加证实了这里仅有三个空间,可以从3号楼直接回到了1号楼。
天台上方,放眼望去皆是一片密不透风的黑雾,与四周的黑色连成一体,以致四人在一瞬都没有来到高处的实感,感觉跟走在地面无异。
直到一阵寒凉的夜风刮过,他们才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
黑色似乎是故意为之,将可以见到的范围都圈在了一隅,无法看见完整的天台结构。
陈依然和晏嘉先摸索着找到了天台的一侧,发现天台边缘是由大约一米高的铁丝网牢牢围起来的。
她用手抓着铁丝网的孔洞,小心试探着将电筒光线投射到下方。
也许是这束光无法刺透黑暗,完全看不见楼底。
“如果我不知道这里是天台,真的会一脚踩下去的。”陈依然看着连成片的黑暗心有余悸道。
晏嘉:“小心点吧,继续测量。”
说着,她蹲下身,刚准备选个地方做个记号,就发现这里已经被刻了道深深的竖线。
“这是[我们]做的吗?”陈依然也蹲下。
“也许吧,拿绳子。”
陈依然递出绳子,两人各拿着绳子一端,以那道竖痕为基准,用力绷紧拉直,发现绳子另一端贴合的地面又已经有了一个刻好的痕迹。
两人对视一眼,
记录下数据后又继续往下移动。
下一位置,又有痕迹。
陈依然向远处照去,发现这片地板都刻下了记号。
“我们是不是只用数记号就好了?”她问道。
晏嘉:“保险起见,还是我们自己量吧。”
“那你们在这儿,我们下去测量楼房底部,分工要快一些。”黑暗中,传来平头男的声音。
因为这里太黑,离得太远的同伴们看不见彼此,他们只能靠着声音交流。
简单嘱咐了几句后,两位男生下楼,天台上只剩下继续测量的两人。
她们沿着铁丝网一直向前移动,记号也在不断出现……就在她们以为这面墙会无限延伸时,墙面终于出现了拐角。
陈依然拿着那本笔记本的边缘对比:“不是直角。”
晏嘉:“像六十度的角……”
说到这里,她脑中灵光乍现,一拍大腿,“我知道这三栋楼是怎么排布的了,等边三角形!”
电梯在内部进行旋转上升以及旋转下降,就可以实现三栋楼的转换。
见陈依然一副还听不懂的表情,晏嘉拉过光屏给他画了个俯视角的简笔图,以123数字来区分。
“你看,我们先进入1号楼,乘坐电梯到达二层时,电梯以顺时针方向上升,旋转120度后就带着我们来到了2号楼的二层。”
以此类推,从2号楼的二层继续上行一层,就会来到3号楼的三层。亦或者是,从1号楼的一层直接上行到三层,那么顺时
针旋转两次后,也会来到3号楼的三层。
“刚才,我们从1号楼的一楼乘坐电梯前往四楼,意味着电梯顺时针绕了三个角度,正好是360度,所以我们又回到了这栋楼。”
然后在他们乘坐电梯下行时,电梯便会按照相反的旋转角度后移,也就是逆时针旋转下落。
图画配合着晏嘉条例清晰的解释后,陈依然渐渐明白了:“这栋楼其实是个等边三角的柱体?”
看似是三个不同的楼,但其实就是一栋,他们一直都在这栋楼的三个面移动。
晏嘉:“可以这么说。”
陈依然点点头,大致明白了这里为什么会有带血和不带血的电梯出现。
因为从始至终,这栋楼里就有三部电梯。在这么多人使用旋转上升或者下降的时候,根本不确定是哪一间电梯会出现。
静默片刻,两人没有再讨论这个问题,继续测量楼房边缘。
不知过了多久,当又一个目测为60度的拐角出现时,更加印证了她们对这栋楼是个等边三角柱体的猜想。
待两人又回到最开始有基准刻痕的位置时,楼下的两个男生也靠着四米长的画框测量完毕,回到了天台。
双方靠着光线指引汇合,数据对照成功,这栋楼的每一条边都是44米。
“那就只差天台与四层的厚度,我们就可以提交答案了。”运动帽男欣喜道。
等边三角形的底面积再乘以高就是他们需要的这栋楼的体积答案。
晏嘉唤出机枪瞄准地面。
陈依然走下楼观察情况,以免伤到那个单独行动的女生。在她确认好后,晏嘉便扣动扳机,轰开了一个极大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