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福起先并不愿去。
圣贤书读多了,骨子里难免带点清高的劲儿,这种拉帮结派的事他实在不屑一顾。
但另一名受邀考生和他属同一书院,特意跑来拉着赵四福一起去。
那哥们劝说很久,大概意思就是他们初出茅庐,还是要学会合群……
得罪欧员外没啥好处……
再说多结交些人以后也能方便些……
反正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赵四福觉得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便别别扭扭一同去了。
欧员外对这次宴请非常重视,特意让家里准备好丰盛的饭菜。
据说还专门派人去南方运来新摘的蜜柚。
这八位考生满脸青涩,被欧员外的热情搞得手足无措……纷纷夸赞他爱护小辈。
欧员外可是个人精儿,他起身为后辈们一一斟酒,嘴里说着违心的恭维客套话。
本来大家还有些紧张,很快就在老头的巧言善辩中放松下来,一个个敞开心扉,畅谈起来。
大伙推杯换盏,好不开心。
欧员外主动引导话题,众人喝得微醺,叽里呱啦从国家大政聊到民生小事……
几番畅聊下来,欧员外对在座的几人也有了大致判断。
其中最有思想、最有头脑、以及最不走寻常路的人……非赵四福莫属。
老油条儿斟一杯上好的桂花酿,朝着赵四福微笑说道:
“小伙子,你不简单呐,以后必能干成一番事业。”
赵四福见老头单独给他敬酒,一时之间有些惶恐,摸摸后脑勺,实在想不明白到底为了啥。
欧员外这些年除做生意才智过人外,识人、用人也是一把好手。
他无形之中已经看透了老赵家的将来。
老赵家这两年在长乐县颇有名气,光是水车和水泵一事,就已经得了朝廷嘉奖。
而且经过这一年多推广,水车低水高引、水泵减轻体力负担的优势已经不容置疑。
朝廷正摩拳擦掌,打算将这两项技术从京城一举推广到全国。
到时候少不了还要麻烦老赵家前去指导,他们的风头也势必会越来越盛。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老赵家竟然还出了这么个前途无量的儿子。
单看他这仪容、这谈吐、还有这满脑子的治国高论……这次中举是十有八九的事。
将来金榜题名也绝对不在话下。
欧员外用余光偷瞄几眼对面这位正襟危坐的后生,心里竟然有一丝激动。
他历来识人……还从没失手过。
欧家宴席上的菜肴换了一茬又一茬,足足持续一下午,众人这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与刚来时不情不愿相比,此时赵四福的心情竟然舒畅了许多。
倒不是因为被欧员外反复恭维,而是意外结交了几位聊得来的同届。
他们临别时互相留了地址,约定以后有时间再聚。
……
趁秋闱成绩还没公布,赵四福每日陪着爹和哥哥们开始忙活秋播的事。
他以往这时都在书院读书,家里的田地很少踏足。
种地这事儿……更是一点都不擅长。
借着这拨秋播的东风,赵四福认真跟父兄学起种田来。
哎,水稻插秧真是个技术活。
赵四福挽着裤腿在田埂边呆立,看着他爹和哥哥们娴熟地把一棵棵秧苗插到田里……心里很是着急。
他试了几次,现这插秧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秧苗间距要合适,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疏。
力度还要把握好,否则插进去的秧苗东倒西歪,一点也不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