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德辉还要继续指责,太子却打断他开口,“停下,在地势平整空旷的地方扎营休整,梁汉你带一队人马先行去淮北城内一探,确定没有异样,我们天亮再进城。”
谢辞向前一步,“殿下,我们一行初来乍到又携着赈灾银两,不能有任何差池。梁汉是您的近卫,理应护佑在您身旁,保证安全,还是让臣下带队去吧。”
太子与谢辞一齐长大,自是知晓谢辞一身本领不俗,思忖片刻后,“阿辞,平安为重,孤在此地等你消息。”谢辞二话不说,立刻领命带着一队人,径直朝着淮北城去了。
而在原地休整等人,立刻将帐篷取出来搭建,不消片刻,大雨便降了下来。
雨势越来越大,地势空旷没有能避雨的去处,临时赶急搭出来的帐篷也只能堪堪挡住头顶一片天,脚下全是雨滴溅起的黄泥水,叫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前方就是近在咫尺的淮北城,放着滚烫的热水,干燥的房屋,香喷喷的大米饭不要,全留在城外淋雨,那一股子憋屈劲就别提了。随行的官员们嘴上不敢说,心里早就埋怨上万千回了。
邬德辉对着随行人员叹息,“太子能力强,就是遇事不够果断决绝。你说这淮北城都十几年不发生地动了,我们一来赈灾就地动?这世上哪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谁的话都不肯听,偏要听那个伴读的,黄毛小子,成得了什么事?”
随行之人指了指隔壁帐篷,连忙示意让邬德辉小声点。
邬德辉一吹胡子,一瞪眼,心中全然不在意。
太子正坐在帐篷里就着冷茶水吃干粮,与梁汉打趣道,“若是让这群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臣们在这雨水里待上一整日,估摸着怨气比父皇后宫的怨气都深。”
梁汉垂着眸子,立在太子身旁,只回道,“主子如何吩咐,便如何行事。心有怨念者,杀之。”
太子也不管梁汉一板一眼的回答,只是自顾自继续说道,“不过阿辞说的没错,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守着这么多赈灾银两,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孤怕是要成了这淮北城百姓的仇人,还是谨慎为好。”
“二殿下与四殿下年后就要入朝参政,若是殿下此次办差出现差错,日后定会被人参上一本。”
梁汉声音毫无波澜,却引得太子侧目。
“真是奇了,你个榆木脑袋往日里开口不是喊打就是喊杀,从不转圜,今日怎得开窍了。”
一边吃着粮食,一边打趣着梁汉这个木头人,不知不觉便过去了两个时辰,只听外间传来一阵轰隆声,接着便是地动山摇般的摇晃。
“太子,不好了,前方淮北城发生地动了!”
太子猛地一怔,连忙钻出帐篷出去细问。
邬德辉手中的干饼子在听到动静的下一秒,啪嗒一声掉进脏污的黄泥水之中。
其余人也均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面如土色,冷汗淋漓。
“地动了?谢辞他们回来了吗?”太子顶着大雨,快步向前。
“属下跟着谢大人不到一刻钟赶到了淮北城城门,便听到淮北城周边的山上已然开始有不少落石混着雨水从山顶一涌而下。谢大人让我前来通知殿下戒备,自己带着人冲进城内救百姓去了。”一边说着,汇报的人还心有余悸般拍抚胸口。
说话间的这阵功夫,伴随着一阵剧烈的摇晃,前方淮北城那隐约可见的酒楼,顷刻倒塌了。这会众人才意识到,这次淮北的地动有多严重。若是刚刚太子没有叫停,一行人直接奔赴进了淮北城,他们现在定然是在城主府中,说不得落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若只单单死了倒还好,若是没死,这等地动严重程度,如若太子受伤,他们一行人必要提头回京。淮北接连两次天灾,受惊之后要再把赈灾银两弄丢了,连累一城百姓,也是遗臭万年。
邬德辉越想越后怕,再也顾不上泥水,直接拜倒在太子衣袍之下,声音颤抖,“太子真乃真龙血脉,有上苍庇护,万事都可避凶趋吉!”
其余众人这才跟着回过神来,跪倒一片,连声高喊。
太子看着眼前的动静,心中也有些许慌张,面上却半点不显,沉稳开口,“待到地动结束,留一队人马在此驻守,其余人等跟我前往淮北救灾!”
此次再无一人敢有异议。
终于把这一干大臣镇住,太子心里却没有半点轻松,将压下心中的急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此间事务,若不是谢辞阻拦,他们现在定是身首异处。身首异处也就罢了,如今淮北城有多需要这笔赈灾银钱,他比谁都清楚,弄丢了的话,不知道会害死多少百姓
可如今最大的功臣却只身前往灾地,生死不知
“殿下不必忧心,谢大人一向机敏,定会逢凶化吉。”梁汉跟随太子多年,此刻一眼便看出主子此刻心中惦念,开口劝慰。
“孤清楚,阿辞向来幸运,此次也定会逢凶化吉。”太子嘴上喃喃,看向淮北城的眉眼目光间,蕴含的担忧却并未消除半分。
镇南侯府也接到一封飞鸽传书,老太太展开一看,这几日来眉宇间缠绕的忧愁,总算是散开了,嘴上还连连念叨着,“菩萨保佑,终于事了。”
“老夫人,事办成了?”李嬷嬷见老太太终于展颜,笑着问道。
“近日来,我这心口总像是压着块石头般不得劲,如今得了消息才稍好些。”老太太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冲着堂上的佛像虔诚拜了三拜,又将手中书信递给李嬷嬷,让她打开看,“这谢辞在别院安排了数十人守着魏氏,不枉我一番心血,才总算成事。”
李嬷嬷快速将手中信件看完,又起身去将信件烧毁,以防万一。“这魏氏将来也只是个下堂妇罢了,谢辞竟安排这么多了。还是多亏老太太一番筹谋,不然魏氏不死,对镇南侯府始终是个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