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结束紧接着就要展开惊险的户外科考。
科考站室外,停放着多辆专用雪地车,极地科考队员出行唯一车辆,有轻型和重型的,今天科考所驾驶的是轻型雪地车,这种车防滑力特别好,适用于南北极科考。
今天要去距离科考站十公里外的一座山脉,就是在那里地质科考发现了热带生物层,去的不光有生物队员,还有地质队员。
出行一切装备由吴乐在把关,大到出行工具,小到每个人自行的安全装备,事无巨细。作为领队这是他职责所在,前面的危险都是未知,越接近南极腹地危险越高,他要为每个人安全负责。
随着南极知名度越来越高,不光只有科考,旅游热度也在升高,但只能在南极边缘。而南极腹地是广袤的无人区,环境相当恶劣,只有个别爱好冒险的探险者冒险去过。
在过去有的国家有去无回的科考队员大有人在,所以对于旅游爱好者来说,南极腹地是不寒而粟的地方。
生物队员只留下三个人在站里,其他将随着大部队出发。一辆雪地车能容纳5人,科考站动用3辆车和一架直升机。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风不大,对于初次南极科考的队员来说心情无比激动,尤其是看到这样壮观的极地科考队伍,每个队员都希望有此次收获满满。
生物队员在车上有说有笑,初来乍到无知者无畏,似乎忘记这是在科考,连驾驶员
也被他们感染。
童教授看着他优选出来的实习生,吸着氧气也是开心的。他和晓露、包子柚子同坐一辆雪地车,只有包子话最多,天南地北胡侃。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国内那么多生物研究生不是每个人有机会参加南极考察,你们要好好把握住机会。”童教授对他们语众心长说道。
“一定,一定,绝对不负教授您的期望。。。。。”
“就你会说话,不过我爱听。”听着包子的恭维,童教授很开心。
“有人说我们做研究的人比较死板不懂生活,不懂情趣,我跟研究所同事说过,你们不要做这样的人,研究要来自于生活,不要区分开,人若没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哪来的动力专注于学术研究呢?”童教授一番话让车上所有人,包括驾驶员在内都觉得受益匪浅,不时点头称赞。
很快他们来到一片山脉脚下,据驾驶员介绍跨过山脉中间一个狭长的走廊就到目的地了,还不忘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这种地段最易发生冰川崩塌。
车子开得很慢,紧跟着前面的车子连成一条线。
没过多久穿过这条走廊,很快到了地点。
放眼望去,这是一个半圆形的山,因为现在是南极夏季,加上全球变暖的原因,有些山体已经露出了岩石。
下车后,生物队员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都缩着脑袋向人群中聚集,体感温度有零下40度左右,对他们无疑不是
一个考验。
吴乐给大家每两个人配了一个对讲机,方便时刻保持联系。
“这个对讲机是专门为南极科考配备的,对话距离10公里,对讲机配有最先进的JPS定位系统,我站的地方是临时基地,不怕回不来,5个小时后所有人要在这里会合。”话毕让大家再确认检查一遍自己的装备用品是否齐全,和一些装备的使用方法。
检查完毕,一切妥当后亲自带领队员们往山上走去,留下后勤人员搭了临时帐篷,并安装磁场气象等测控设备。
眼前山脉不像晓露之前在南极所见到那样突起的,而是呈缓缓上升趋势,攀爬的过程并不难,在地质队带领下,很快来到当初发现热带生物层的地方。
映入眼帘是一个有三米多高的人工山洞,年前地质队员寻找矿物标本而采挖的。南极洲现在发现了很多矿产资源,包括有色金属、能源,开采与不开采成为国际上经常争论的话题,但是很多环境专家强烈呼吁保护人类最后的净土,才没有再提及此事。
南极科考对环保的意识很强,就连科考站的生活垃圾都要悉数运回内地集中处理,不会给南极造成一丝污染。
很多生物队员来到山洞累得不行了,纷纷吸着氧气,只有晓露和地质队员状态相对很好,让吴乐刮目相看。
休息片刻,童教授亲自给大家安排需要做的工作和步骤,如何采集和收集标本,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