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上卫所的名号,先把眼前难关过了再说。
铁打的卫所流水的兵。
跟给县衙比起来,只是易主的时间不同罢了。
谢星珩支持跟百姓合作。
“只要百姓向着我们,这件事就十拿九稳。理由很好说,我是枫江县人,与他们是乡亲。此番遭灾,乡里乡亲更应互帮互助。一时的活计能让他们挣到安家费,长久的活计才能让他们养家糊口。
“晒酱可以练练,榨油养鸡可以先动起来。地方大,养殖散着来,那就跟农户家养的鸡没两样,先把榨油的油料内循环,这样即使初期出油率不高,拿来喂鸡也不亏,吃不完就再养些猪。
“这厂子是给我们家盖的,也是给他们盖的。他们每个人都是厂里的一份子。”
谢星珩记得,早期民营工厂,甚至有工人的股份。
他们不是给老板干活,他们自己就是老板。
还有很多连锁店经营,为了留住骨干员工,也为了稳定性,同样会有“股份诱惑”。
有的是达到条件,直接签合同。比例不多。
有的是入资,比例有区间,看金额决定。
跟枫江百姓,不能用入资。
那就把股份稀释,每家能得一点。
股份制对他们来说太难懂,直接定奖金制度、年节双薪制度。
让他们知道达成什么条件,可以拿多少钱。
用他们通俗易懂的话,就是不种地了,找了个活干,拿月钱的。
初期要日结、周结,给人安全感。
最好学学改革开放时期的工厂,一个萝卜一个坑。
各家岗位可以“流传”,搞成铁饭碗。
这也是为自己干活。
场地名义上还是江家的,可主要工作人员是枫江百姓。
现在的人都有一个观点:能叫亲戚,就不叫外人。
江家有亲族,却愿意给机会他们,那这个场子就是给他们盖的。
姜楚英听得发愣,看看儿子,又看看谢星珩,不知道枫江县的书院都教些什么。
没记错的话,大哥信里是说谢星珩是农家子。
脑子怎么转这么快?
宋明晖侧目,又看小鱼,小鱼傻呵呵乐。
“这个好,油榨已经做好了,我让陈管事收购了些黄豆,可以开工。他们不会都留下的,很多人熟悉水乡,到了旱地不习惯,回头赈灾款到手,手里有了盘缠,还是会回乡。也有些人找陈管事打听哪里能买地,有田地才有根,单纯给人务工,总是没安全感。这样一来,干活的人不会很多。”
农庄吃得下。
江知与也不想再找族亲了。
江致微问:“那不在农庄务工的人,要给盘缠吗?”
宋明晖不吭声,看小鱼,想看看他家小鱼这段时间有没有长进。
谢星珩也闭上嘴巴,把高光给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