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子女,只因父亲莫名其妙的嘱咐,甄香菱无法送老父最后一程,本就心内愤闷,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思父亲不许她离京,甚至一年内不能出门的深意。
她很少想到高高在上的皇帝老爷,念头偶尔转到,倒是感恩居多,毕竟乾隆帝恩准甄宝玉离京,还给了皇差,让汉军旗的甄宝玉能够突破种种“旗人不得擅离所在”之类条框约束。
当然,甄香菱最多的感念归于甄宝玉。毕竟在世人看来,甄宝玉这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甚至有嘴欠的还暗讽甄宝玉,为个死老头子藐视皇家、弃了正职。
“兄妹之间,哪里值当这般计较?”这是甄宝玉回信给甄香菱的句子。因此,甄香菱只好默记“大恩不言谢”,今日见面,也没有过多的感激之语,免得反引“二哥哥”不快。
其实,不论走到哪里,林黛玉从来都是人群的焦点,只因她那一段灵秀气韵,实在与众不同。
甄香菱与甄宝玉、甄四行礼之后,转头看去,林黛玉伸出柔荑,与她双手交握。
两女不约而同,都在眼底滚动着泪花儿。
林黛玉身子骨弱些,然而穿得也不算多,一袭单层绉纱的月白泛青色素长裙,外罩件长及小腿的珍珠灰对夹罩子。
这般冷清寡淡的装扮,自然因为她的父亲林如海逝世还不到一年。
父母双亡,林氏宗亲凋零,林黛玉正正式式、彻彻底底住在外祖贾家。
寄人篱下,即使有林家财傍身,她也没有办法按足了礼节,为父亲守孝。
林黛玉不过是将鲜颜娇嫩的颜色衣衫收了起来,每逢贾府节庆盛宴之时,悄悄的躲在皇上赐给她的小宅院中罢了,聊占个避静,并不能多做什么。
林黛玉心底是羡慕甄香菱能够按照亡父的遗愿、按照为人子女的孝道,清清静静不出门户,为父亲守足一年的重孝。
她偶有感叹:自己与甄香菱同病相怜,然不及甄香菱自甘幽闭、说到做到,便生崇敬之意。
林黛玉暗自视其为闺中榜样、密友良师,甚至胜过日夜相处的贾府表姐妹,不因一年不见而对甄香菱生疏。
不过,见面之后,多少有些久别重逢的新鲜,细细看着甄香菱的脸庞身段,林黛玉咬唇微笑,真心说道:“菱姐姐,你出落得越发好了。”
林黛玉所言,正是在场主仆的心声。
他们一小群人,正站在甄家小院外头的巷弄口,已经辞别了女主人封氏,准备带甄香菱到街市上转转,午间则在林黛玉的赐宅中小聚用餐。
行程满满当当,按说寒暄罢,该各自上马车动身的。
不过,日上三竿,从不远处合抱之粗的两棵老槐树的枝叶之间,透光过来,柔和了几分,越发映衬得甄香菱姣而不媚、艳而不俗、瘦而不弱,主子们啧啧赞叹,连男女仆人都有人都看呆了去,大胆抬头想多瞄几眼。
一年来,甄香菱抽条拔穗,原先与小她一岁的甄四的个头差相仿佛,此时再见,却足足高出一个头去,比起小她两岁的林黛玉,更是高挑不待言。
大约是她潜心吃素守孝的缘故,瘦了两分,却有了些身段线条。
而且她一年未制新衣,穿的蒹葭白春衣袄裙还是去年样式,旧友们都见过的。
就见她脖颈修长,一寸小立领上,缀着上下两枚黛青色扭花扣结,好像有些紧瘦,最上头的扣结未系,领子微微带着点翻卷之意,衬出花苞姿态,花朵儿自然是姑娘的俏脸。
先不急着看脸,将她周身大略扫视,甄香菱胸脯微微隆起,衣裳显得紧绷了些,缎面料子闪着珠光,动人心魄。
纤腰不盈一握,衣服又被衬得空荡了几分,荏荏苒苒的,上衣衣角随着主人动作微微摇摆,甩出飘逸的弧度。
甄香菱长手长脚,衣袖已短缩到了腕骨上头,袖口被她时不时拽到虎口处,又会自己滑上去,滚边绕圈的缠枝卷莲纹像是缠在她瘦瘦细细的手腕上一般,灵动清妩。
裙子长度当然也不会幸免。
她去年穿着时还需拎着裙裾,免得裙边沾染了地上尘土,今天一上身就知道自己个子长了不少,因为裙摆只能垂到她鞋边。
一双藕紫色的精巧绣鞋再不受遮蔽,明晃晃地露了出来,鞋尖飞绣的几片粉白荷花瓣鲜活至极,随着主人轻柔步伐颤巍巍的,像是承露欲滴。
变化最大的,其实还在少女的脸庞。
甄香菱一年不出甄家小院院门,甚至连闺房房门都少踏,潜心念经抄经、为亡父积阴功,难为她一个花季少女,怎么隐忍得下玩乐之心,过了足足三百六十日这般冷寂的生活。
她的面色极白,一看就是捂出来的,脖颈上的淡青色血管隐约可见,对比强烈,惹人怜惜。
腮边一抹极浅的匀红,像是桃花刚萌发花苞时候那种初生的浅淡粉嫩色泽,大约还是少年人血气充盈、身体康健的缘故。
毕竟众人皆知,甄香菱要为父守足三年笑期,明确说过,十七岁前绝不涂脂抹粉。
瓜子脸容,下颔细束,线条柔美,犹如旧时。
甄香菱给人以“长开”之感,主要在于她的一双眼睛。
杏核双眼本就圆大,她的脸瘦了些,带着清愁之色,更显得水润眸子像是小鹿般清澈无辜。
此时因为见到旧友,眼中带着点点泪光,眼尾微红,两丸漆黑点瞳又如同养在浅池里的墨鱼,又堪怜又堪爱。
至于琼鼻樱唇,更是美得没话说。
甄香菱与林黛玉脸对脸,正在执手相看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