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圣谕下发,诏曰:
“朕之所治,虽非圣世,但朕决不以文字之罪杀人,更不会以文字为狱而累罪于天下文人,招致千古不绝之唾骂!”
随着苏轼走南闯北的基层锻炼,所做诗句实则也只多痛惜民间疾苦,并非不理解王安石新法初衷。
后来苏轼和王安石也渐渐有了相惜之谊,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报宁寺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
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
及确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为所诎。
安南师出无功,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
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素病瘤,积忧畏,疾益侵。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
元丰三年(1080年),舆归第,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逾月,卒,年六十。赠司空兼侍中,谥曰正宪。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
王安石的亲家吴充遭王珪、蔡确诋毁,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罢相的第二个月就去世了。
元丰五年(1082年),曾巩擢拜中书舍人,上《授中书舍人举刘攽自代状》述说年岁已老,望另选贤能。
同年九月,曾巩即遭母丧,因而罢职。后迁居江宁与王安石毗邻,可身体却每况愈下,于第二年(元丰六年)逝世。
蔡确既为右仆射,且兼中书侍郎,欲以自大,乃议尚书省关移中书,当加上字以重之。
王安礼争曰:“三省皆政事所自出,礼宜均一;确乃欲因人而为轻重,是法由人变也,非所以敬国家。”
已而正色问帝曰:“陛下用确为宰相,岂以才术卓异有绝人者?抑亦叙迁适在此位邪?”
帝曰:“适在此位耳。”
安礼顾谓确曰:“陛下谓适在此位,安得自大!”
富弼在西京,上言蔡确小人,不宜大用,弗听。
元丰六年(1083年),丙申,守司徒、开府仪同三司韩国公富弼卒,谥文忠。
弼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气色穆然,不见喜愠。其好善疾恶,盖出于天性。
八月乙酉,以尚书右丞王安礼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李清臣为尚书右丞。
元丰七年(1084年),王安石大病,神宗派太医到江宁府。
病愈后,王安石上书神宗请以自家宅院改建寺院,神宗赐额“报宁寺”,又称半山寺。注1
此时姐姐王旉和姐夫吴安持远在滑州,臱儿和蔡卞在京中。二哥王旁回到江宁后心绪渐平,此番爹爹王安石生病也是二哥王旁往来操持的。
期间为了给父亲王安石冲喜,二哥王旁还续了弦,是江宁当地的商户之女李氏。
臱儿并不是很能理解冲喜这种做法,但看全家人都乐意,那新妇也是欢喜的,也就不加置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