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保有量最大的地方是哪里?从来都不是广阔的中亚和北亚大草原,而是印度。即使是中原,牛羊的保有量也远大于现在的契丹。就是加上党项和西域,大宋的牛羊保有量也远大于他们。每年从契丹和党项进口大量羊的原因,是因为价钱便宜,还有贸易平衡的意义。
畜牧业,从来都是农业的一种,农业发达,饲养牲畜的能力远大于自然形成的草原。哪怕在杜中宵前世,中原地区已经把所有的土地都开垦出来种上庄稼,几个农业大省的羊产量也高于有大草原的省区合起来的总量。农业地区只要利用田间地头,加上田里的秸秆,同样的面积比草原承载的牛羊多多了。
大宋此时还远算不上人口稠密,大部分地区都是地广人稀,农业地区有大量的牧地。营田务垦田的地方,就连保正都知道要留出果园、桑田和牧地,更何况那些自然形成的村落。有那些不种田的地,既是对农村劳动力——比如小孩放牧,妇女织布——的充分利用,也是农田的储备。
大宋的牛很便宜,价钱低的地方一贯到三贯,中原贵的地区也不过五贯而已。养的农户少,是因为饲养成本过高,同样放牧,不如放羊划算。牛在农村只能用来耕种,对于一户农家来说,耕出来的田,是照顾不了的。小农养牛,需要多户人家合养,即是现在盛行于乡间的牛社。他们一般养很多头牛,自己用不了,可以租给别人。没牛的人家在用牛的时候,只要去租就可以了。
州县官府养牛是同样的道理,官方更有条件大规模放牧,从而降低饲养成本。小农经济,天然是不适合养大牲畜的。民间的大牲畜多,要么是有大地主,要么就是有专业的会社。此时牛肉其实并不贵,除去官府禁宰杀和限价的因素,也与羊肉相差不多,与杜中宵前世的状况大体相同。猪肉贵,是因为此时养猪的成本大于养羊,而且由于品种原始,出肉率与羊相比也没多少优势。由于饲养成本,小农会优先选择养鸡,次之养羊,小家庭养牛也是放羊顺带的。
这就是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基础在这里,让民间养大牲畜发展不起来。民间不养,靠官方的几个牧监,又没有相应的科学技术,品种一年一年退化,质量上不去,数量也难维持。明清时期马的数量远多于这个时代,是元朝时有海量的蒙古马进入中原,优胜劣汰筛选出了大量的地方品种。当然,那个时候的经济基础也与这个时代有区别,并不只是地理气候的原因。
杜中宵刚开始搞营田,大多是基于他前世经验的本能。当了近一年的官,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前世的政治知识,尝试着改造这个时代。他可以想工业革命,想开工厂,但与此相适应的乡村经济基础,也要摸索。前世有现成的指引,那就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管这个集体是多数人的集体,还是少数人甚至是个人的集体,总之要打破一家一户的经济运行模式。多数人的集体就是公社,少数人的集体就是前世各种各样的公司企业。用经济而不是用家族,使一个一个小家庭加入到经济大循环中来。
一步一步发展,当集体运营的经济在农业生产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大牲畜饲养的难题也就应刃而解。没有经济基础,单纯靠小打小闹地引进良种,优选优育,容易半途而废。
前脚为县里的公吏差役们办了公社,解决了中上等户畏之如虎的重役负担,后边就要着手解决中下等户们的难题。他们缺少生产资料,那就想办法补足给他们,发展生产。依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单从地价上就可以看出来,生产资料中土地现在占的比重不大,主要是畜力和农具。
杜中宵如此重视,带着陈勤去牛羊市转了一圈,才把他带到牧场来,便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知县这个位置,在地方上,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
这处牧场对于永城县来说,便如引进来的优良种马,先提早为将来的农业发展备好畜力的种子,时机一成熟,便就可以迅速地把果实送到农户手中。
第70章知识是财富
站在隋堤的大柳树下,杜中宵看着汴河上络绎不绝的船只,不由心神激荡。如果说以前他只是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中随波逐流的话,现在开始,他要树起一片帆,引导着船队奔向大海。
想起刚才陈勤听了吴阿大的解释,从一脸惊讶,到后面欣然接受,杜中宵就想笑。为什么选择陈勤来做这件事?因为直觉。现在杜中宵知道,自己的直觉没有错,这就是个非常合适的人。
中下等户的正税负担不重,他们的负担集中在各种各样的抑配和杂捐上,而这些税种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非法的。此事人人皆知,年年有人讲,只是无法取消罢了。杜中宵一任永城知县,如果能解决了中上等户的重役负担,再取消掉抑配杂捐,就功莫大焉,可以说是这个年代最好的知县了。
沿着隋堤漫步回县城,看着阳光下的大地,一片勃勃生机,杜中宵也觉得自己干劲十足。
回到县衙,料理了一会公务,杜中宵便就回到后衙,换上便服。让随从准备一盏茶,杜中宵到了花园里,准备看一会闲书。时代的隔阂,还是要靠着不断学习来消除。
阳光下花园里的花开得正艳,蝴蝶在花丛中起舞,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远处的假山下,小青和晶晶并排坐在一起,不知低声说着什么,笑语靥靥。
或许这才是自己该过的生活,一切平静而美好。做个小县官弄得疲惫不堪,实在没有必要。
正在这时,陶十七拿了一本册子,急匆匆地赶来花园,对杜中宵行礼:“官人,你命人买的这本书已经买回来了。这书买来着实不易,还是南京的客商带回来的。”
杜中宵接到手里,见正是自己一个月前命人搜集的《耒耜经》,出了一口气。这个年代,找本书也这么难,哪怕《耒耜经》这种农学名著,搜遍永城县竟然找不到。此书成于晚唐,诗人陆龟蒙所撰,详细讲解了那个时代犁的结构。
陆龟蒙这个人很有意思,是晚唐著名诗人,却亲自耕作,写了很多农学著作,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这本《耒耜经》。书中详细描写了曲辕犁结构,所有部件都有专门的名字。《耒耜经》问世,其后一千年间中国犁的结构再也没有大的变动,一直到牛耕被机械所代替。
杜中宵前世见过犁,这个时代再见,发现形制与前世基本一样,便就动了标准化的念头。问起来才知道陆龟蒙写过这样一本书,实际上犁已经被他标准化了。此书成书已经两三百年,朝廷多次刊印,流布天下,做犁这种农具当然要以此为本。
随手翻了一下,杜中宵问陶十七:“书既然买了回来,你看了没有?”
陶十七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看是看过了,里面许多字不识,还专门找先生问了。只是这书里的犁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却还是云里雾里,想不真切。”
杜中宵笑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看不明白,何不到田里去,看看现在用的犁到底是个什么子。看着犁,对照着书本,才能认识清楚。”
陶十七摇了摇头:“我到田里看过,可找了几种犁,都跟书里说的有些差别,也不知谁是谁非。”
虽然此书已流传二百余年,朝廷也曾经推广过,但并没有一统天下。很多小地方,还是使用着古老的农具,大多数地方的犁细节几乎都与书中不同。甚至同一个地方,不同工匠做出来的犁也不尽相同。在特别偏僻的地方,如广南川峡的一些地区,还在使用千年前的“两牛抬杠”也不少。
杜中宵轻拍着书道:“正是因为犁的各种制式太过芜杂,我们才要参照这书,定出一个统一的制式出来。有了统一的制式,不只是制作方便,农户修起来也方便,使用也方便。你可以找个学问好的,详细给你讲一讲这书里到底说的是什么,照书里说的制一具犁出来。再到田间,找几个老农,各种犁都比较一下,哪种既轻巧又好用,便把形制确定下来。十七,你有巧心思,又喜欢做这些事,要开动脑筋。”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