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速全本小说网>从知否开始的 > 第98章(第2页)

第98章(第2页)

陈俊一见卫辰就阴阳怪气道:「知州大人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今日怎么有闲情雅致来这小小的义学视察?」

卫辰板起脸,故作严肃道:「每年州衙都要投入几千两银子在义学上面,本官身为知州,当然要来看一看了,省得你们

底下这些贪官污吏把银子全揣进了自己口袋!」

「下官不敢!请知州大人明察!」陈俊一脸的诚惶诚恐,装模作样地朝卫辰作了个揖,结果却自己忍不住先笑出了声。

卫辰也跟着开怀大笑。

二人相识于寒微之时,本就交情极厚,私下里卫辰也从没把陈俊当作下属看待,彼此间打趣说笑都是寻常事。

「说正经的。」

陈俊轻咳一声,正色道:「你下令在禹州普及义学,可是有不少人都等着看笑话呢!」

「都有谁啊?」

卫辰饶有兴趣地问道。

他知道陈俊就任新郑知县前,曾在巡抚衙门观政,期间攒下了一些人脉,故而消息也算颇为灵通。

「邻府的白知府。」

陈俊道:「听说他前些天曾在巡抚大人面前进言,说今年禹州童子试没有比以往多录取一个人,可见你大兴义学之举,于教化无益,不过是空耗钱粮罢了。」

「荒谬!」

卫辰气极反笑。

这都什么狗屁理由?

各地童子试的录取人数都有定额,和教化做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

况且,卫辰花大力气在禹州普及义学,目的是让更多读不起书的百姓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只求让百姓能识字会算数就行。

这和一切目标都指向科举考试的精英教育完全就是两码事,岂能一概而论?

不过卫辰心里也明白,那位白知府的观点虽然荒谬,但恐怕会得到不少读书人甚至官员的认同。

因为在他们的理解中,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考取功名就是为了做官,除此以外,都是歪门邪道。

所以卫辰此举才会引来非议。

卫辰当下问道:「巡抚大人的态度如何?」

陈俊道:「巡抚大人倒是没有多说什么,不过据我那位抚衙的好友推断,巡抚大人心里似乎也对白知府的话颇为认同,只是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说白了,禹州的府库虽然是靠卫辰的手段才一点一点充实起来的,但这都是国家

的赋税,每一笔的银子花出去都要看到成果。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卫辰大兴河工,虽然花销是以往的数倍,但至少大堤就在那里,也挡住了今年的伏秋大汛,算是成果斐然。

而兴办义学,一时半会却什么成果也没看到,巡抚得知此事后,心生不满也是情理之中。

换了别的知州知府做这事,只怕抚衙早就发函质问了,只不过是卫辰出身既好、背景又硬,让巡抚对他的忍耐度增加了不少,直到今天也没将此事拿到台面上来。

但是,类似白知府那样的攻讦却是怎么都少不了的。

卫辰自有进身之道,这些官场上的明枪暗箭对他并不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伤。

但是如果眼下不向所有人证明兴办义学的意义,等到若干年后卫辰离开禹州,这项政策到了后任者手里,难免又会有所反复。

说什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抑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类的空话,反对者决然听不进去。

唯有秋闱之时,禹州中举士子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才能堵住他们的嘴。

说实话,义学和科举并没有什么正相关性,即便要有,那也是许多年之后整体识字率提高以后的事。

卫辰要用科举成绩来证明兴办义学的意义,也是时代局限下的无奈之举。

但卫辰有这个信心,可以在明年八月秋闱之前,将禹州士子的整体水平拉高一个档次。

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是卫辰,是整个大周科举一事上最具权威的那个人。

第239章五年科举,三年模拟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

三月三,也被称为上己节。每到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污垢。

自先秦至唐,上己节一直十分繁盛,到了魏晋时代,还演变成文人雅士临水宴饮的日子,并发展出一项流传千古的雅致习俗:曲水流觞。

但是自唐以后,上己节便已渐渐从大众视野中澹出,寒食、清明、上己三个节日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世人只知清明,而不知上己。

然而,就这么一个已经渐渐不为人所知的冷门节日,今年在禹州却是格外引人瞩目。

只因上己节这日,禹州知州卫辰竟亲自驾临州中学宫,并且还要登台讲学!

消息一出,整个禹州的读书人都为之沸腾。

卫辰何许人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