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速全本小说网>从举报自己50w开始的企业娘生活优书网 > 第89章(第1页)

第89章(第1页)

这次这一趟远征的收获非常大,是历次战场收获最多的。

原因很简单,首先这次有“太阳系边缘探索”和风信子号这两个任务的奖励,前者是属于星路的“科技探索”的任务序列,这一块企业接触的少,不过任务树本身是存在的,像探索太阳系本身就属于这个任务的一个链条,奖励十分丰厚,都是大把的科技点。

基本上太阳系的每个行星系、太阳本身、小行星带等等,一切构成系统,都有对应的至少一个任务链,将来去其他的恒星系估计也是一样。简单说来,就是不打仗的时候,居家种田的必备佳品。而企业这一路探索太阳系的行星,在塞德娜的降落探索,直接触发了一系列的任务完成,收获直接爆炸,到手了30多万科技点,各大科研院所这下算是直接把企业离开这段时间的项目,还有现在的新任务都能一口气全给上马了,算是给科研战线的同志们的迟到的新年礼物吧。

风信子号则是突发任务,就像当初在昆南那个消灭信标虫一样的任务,性质相同,只不过给的太多了。光科技点都直接给1万,价值之丰厚之前根本都想不到。

最后当然就是大批的战斗奖励,那个无线击杀虫族的任务这次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来塞德娜的虫群连勇士这种炮灰都是经过强化的精英,还有大量的生物轨道兵器,每一个都价值连城,堪比一艘水面上的万吨级虫族驱护舰。

而新纪元级的主炮和点防御炮阵列,一轮齐射下来,直接就能在战场上点燃一大串“烟花”,还有一直持续的轨道轰炸,包括最后企业亲手投掷的大蘑菇,直接给地表空降的大批虫群扬了三分之一。

如此种种,算下来这波真是赢麻了,有一种丰收的喜悦。

就算稳如大执政官这样的人,在看到直接过五十万科技点,还有直接过百万的积分的时候,手上都明显抖了一下。

这大概和上个世纪第一次在狗大户那里卖东风快递赚了几十个亿的外汇一样的感觉吧,就从没有这么豪横过。

想想以前,未来科技委员会做规划的时候,那恨不得一个积分掰成三瓣用。各个科研院所都报上一堆计划书,一堆前沿项目的需求,然后说实话,其实基本上都是急缺的。

毕竟在一个完整的未来科技树面前,你无论哪个领域,不都是短板嘛。。。

然后就是头发都能薅掉的一次次会议,委员会的大佬们日常七嘴八舌地讨论来讨论去,除了大家公认的像材料、能源、空间科学等等方面,剩下的那基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道理论证自己的重要性。

开玩笑,大家都是中央级的学者,这对学科的了解和做报告发言的嘴上功夫,谁也不差谁。

然后大家争的面红耳赤的,只剩下企业一个人在旁听会议时瑟瑟发抖,因为确实啥都听不懂,跟听天书一样。

最后还得是中央协调各方,反复做工作之后拿出个方案来,最后才能实施。

现在好啦,用老李的话说,就是“不分什么主攻助攻,全都打主攻”,大家都有米下锅,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在行星宜居改造、民用星际船舶制造、常规单兵武器装备、未来智能城市建造、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等等诸多方面,这些以前或由于“暂时用不到”,或者由于“现在有的凑合能用”两种原因,一直没怎么考虑的方面,现在也榜上有名了。

如果说过去的科技提升,主要是基础性、骨干性领域的提升,而本身科技水平下的横向扩散相对不足的话,现在就是在进行全面的“开枝散叶”的过程。尽量尽快将科技方面存在的“多层次、不平衡”的这个问题给改善一些。

理论上交给时间,随着技术发展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这个问题慢慢是能够靠自己的发展弥补起来的,但是算算总体成本反而是亏本的。因为无论如何,科技发展、社会的前进,它是一个整体。

文明的总体发展,是受到“木桶理论”支配的。举例来说,一直下大力气但是依然没完全追上发展步伐的基层群众科学素养,就会受到民用工业生产的各类信息传媒工具、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

前沿科技确实核聚变玩的飞起,空间跃迁也有了,但是群众如果依然用着不见得先进多少的智能手机,在办公室也好,工地工厂也好,像以前一样上班工作,民间的各类精神文化产品提供的企事业单位建设也没赶上,那指望群众的快速理解那些前沿科技进步产生的各种抽象概念,可不就没效果嘛。

在这样的规律下,与其扣扣索索的,想着把前沿科技用不完的资源,存着后面再用,还不如用来横向拓展科技树,提升整体文明的发展程度。

整体进步了,后面面对虫群自然能获得更多的科技资源,战争天平也会向自己慢慢倾斜,而现阶段打赢虫族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这是关系到存亡的大事。

同时,企业在轻车熟路地来到首都,准备执行科技清单的兑换工作的时候,还被叫去开一个部队系统的高级会议。

虽然她的军衔就是个少将,在这一众中将起步的会议室里有点低,不过她反而是各军兵种的参会领导都十分关注和欢迎的人,毕竟她的军衔说白了其实没什么意义,企业为这个国家带来的改变也不是这样能简单衡量的。

这个会议的主题很简单。

第一是探讨后续的星际作战的各种问题,企业在塞德娜的这场实战是目前唯一的实际经验,涉及到舰队战、轨道登陆战,以及后续的舰队和地面部队的天地协同战役配合问题。

参与这次战斗的指战员们回来之后当然立刻就被要求要写报告,开各种总结会议,包括很多高级将领也会去会议旁听。而作为指挥者,企业的声音当然是更要听一下的,十分有价值。

后面对月球即将发起的反击战,性质上其实就更加接近塞德娜的这场战役。毕竟无论是月球的体积大小、重力条件还是无大气层的特征,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塞德娜,对后续有极强的参考意义。

而第二方面的议题,说起来当然还是和后续的反击战役有关,主要讨论的就是关于部队的编制改组问题。

还是以塞德娜为例,这场规模说大不大的战役,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后续的星际战争当中,整个战役基本上来说就是依赖于这支舰队本身和随行的大气层内作战力量进行的,甚至有时候还得靠无人工厂自己供应物资消耗。

一个舰队,就是一个完整的战役单元。

在这种情况下,在地球内形成的军兵种分开,在战区的协调下统一作战的模式,自然就不成立了,需要作出改变。

一支舰队和配属的太空战机、大气层内空军、轨道打击力量和登陆的地面部队,要以某种模式配套组合起来。

具体的编制方案当然还在探索当中,而这种新的编制,很明显作为战役单元,具有某种“方面军”的性质,将要作为战役级的力量独立或者联合执行某次战役。

目前,根据企业从会议上了解的消息,新编制很有可能将重新使用“兵团”这个名字。

PS:熬夜码字,阴间更新_(:з」∠)_

第221章东北振兴和星际野战兵团

关于兵团的改组,现在主要准备在太空部队里展开,以新纪元级航母为代表的标准战役打击群,一个包含轨道舰船力量,大气层内外制空力量和地面力量的三维立体战场部队体系,构成一个兵团。

地面部队除各个舰船在编制表内搭载的连排级小规模部队之外,在执行大规模战役任务的时候,以额外搭载于舰船上的模块化部署仓为载体,一支舰队至少可以直接配置1个重装旅级部队。

按照这些年在战争中不断调整至今的共和国编制来看,一个重装旅基本在五千人上下,10营编制,5个合成营5个特种营。

如今一般一个集团军的主力作战部队在8个旅左右,加上一些军属的各类空中、火力、后勤、信息等等支援单位,总人数在六万人左右。相比虫族战争爆发前的常见6旅编制规模扩大了,主要是为了应对高烈度、大规模的地面战争,这和虫族到来之前人类内部的战争质量越来越重要,数量各国相对都在精简是不太一样的。

一个重装旅总体来说当然达不到一个集团军的战斗力,不过在装备的火力、防护和信息化水平上都予以强化,并且直接配属轨道级别的重火力支援系统,用来执行高烈度的任务反而是更合适的。

作为开辟登陆场,执行第一批次战役任务的部队来说,战斗力质量要更重要一些,拿下了第一个阵地,后续部队才能向纵深发展战役。

当然,要满编搭载一个重装旅的话,船体内空间要被占用的还是很厉害的,毕竟UNSC的主力护卫舰搭载的陆战力量一般来说都在连级。船身里当然有大量的空间,还可以塞人进去,不过还是要有个上限,人员和装备在船体内调动是需要一个空间余量的。和水面航母甲板的调度是一个道理。

同时要配属和这个陆战力量规模相称的战机和运输机部队,那就得想点办法了,比如像步枪的皮卡汀尼导轨四面挂着各种部件一样,在舰船的侧面也挂载很多模块,用以容纳编队战机。

而客观来说,五千多人的部队,用来进攻虫族经营了十年的月球乃至火星的话,肯定是很不够看的,因此第二批紧跟着尖刀部队前进的大规模后续部队就很重要了,这个时候就必须祭出大招了,就是舰队编组大规模的运输舰。

这些武装运输舰并不是水面滚装船那样的纯民用船,基本都是凤凰级殖民船的军事改进型号,以搭载大量的人员和装备,附带一些基本的战役战术能力为目标。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老传统“料敌从宽”:既然塞德娜战役表明了虫族有轨道战役的能力,地球的轨道肃清战役一阶段又表明在空间战场,虫族的兵种也在快速进化,已经脱离了米国的技术限制,虫族自己的生物科技体系开始复苏了。那就必须做好和虫族在轨道上血战的准备,这时候如果编入大量的纯民用舰船,那是要拖后腿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