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人手有限,每日备不出那么多货来。
“不能再扩招人手吗?”许大郎也问过这个问题。
谢虞琛没有同意。他粗略地计算过,当前附近几个村县,对于食肆的需求已经接近饱和,即使他们还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也没有那么多的消费者。
但若是要扩大市场,现在的运输速度又达不到,等到吃食运到了那里,也都变质不能吃了。
这些都是旁人不知道的。他们生生错过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只觉得肠子都要悔青了。但也没办法,那许大郎跟头倔驴似的,说不赊就不赊。
许家食肆有十几个多身强力壮的帮工,还有陈家派来的杂役。
这些人就是想放刁撒泼,也不敢在他们面前耍横,只好陪着笑,央求许大郎再有什么赚钱的好生意,一定要先考虑他们这些同村的乡里乡亲,莫让那些外乡人再抢了先去。
……
压上石头后,酸白菜就可以封缸了,但隔壁坛子腌着的芥菜还缺最后一步。
谢虞琛让许大郎从厨房端来一盆淘米水,“吨吨吨”地倒进了坛子里。
加淘米水自然是为了加速泡菜发酵的过程。
封盖后的酸菜被许大郎和另一个在许家做事的年轻郎君合力搬到了南屋避光的角落。
封好的酸菜坛子从外表是看不出区别的,为了分辨这几坛品类不同的酸菜,谢虞琛还特意找来几张粗麻纸,在上面写了“白菜”、“芥菜”几个大字,沾了浆糊贴在坛肚上。
“公子,这样酸菜便做好了吗?”
见他出来,站在院子里围观的众位庖厨立马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道。
谢虞琛打了一瓢水,一边清洗手上刚沾上的一点浆糊,一边向众人解释酸菜制作的原理。
说到发酵时,有人恍然大悟道:“这不就和咱发面蒸笼饼一样吗?只是我还从不知道,那芥菜也能像笼饼一样发酵嘞!”
“原理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酸菜需要发酵的时间要久一点,起码得一个多月。”
谢虞琛擦干净手,又让他们把剩余的几个坛子也一并搬过来,准备做泡萝卜和酸黄瓜。
这俩的做法比酸菜要复杂许多,虽然用不了那么多食盐,但需要的调料却比酸菜多了好几种。
许大郎从厨房里端出来两个陶碗,一个里面装了姜片、蒜瓣、花椒、糖等七八种调料,另一边则是满满一碗醋。
谢虞琛指挥着许大郎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醋和热水混合起来。
他们用的醋质量一般,吃起来会有一股劣质的醋酸味,被热水一激能挥发掉不少。
另一边,几个手脚麻利的帮工也将萝卜切成了合适的大小,用盐杀出了小半盆水。
余下的步骤和刚刚腌酸菜时差不多,众人娴熟地将胡瓜和萝卜都腌好,一并搬到了屋子里。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时代还没有辣椒,谢虞琛只能用了几颗茱萸代替。茱萸虽然也能提供辣的味道,但多少会带着些独特的苦涩。
谢虞琛不知道用茱萸做出来的酸萝卜会不会好吃,以防万一,就只在其中一坛里加了茱萸。万一味道不对,损失的也不多。
院子里的萝卜还剩不少,一次性腌不完,谢虞琛便干脆让人切成卷,挂在院子里继续晾着。
晾干后的萝卜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什么时候想吃了,就用热水一泡,再拌点盐醋一类的调味料,也是一道不错的下饭小菜。
最近天气干爽,修院子的工匠们也打算在这两天把墙刷了。
这样的天气会让墙体里水分更快蒸发掉,也不会突然来一场雨把墙面给浇透了。
打灰刷墙这一步骤自然是谢虞琛要求的,用的是石灰和砂石混合而成的石灰砂浆。
蓬柳村气候偏潮,冬天湿冷。刷一层石灰砂浆除了能让墙体更加坚固以外,也是为了提升建筑的防潮保温效果。
但石灰石这种东西他们蓬柳村是没有的。村外的河滩上也捡不来。
谢虞琛最后只好托了陈汀帮忙,从更北的地方运回来。
这一趟光路费就花了不少钱,均下来一车石灰石价格接近百文,实在不是普通人家能消费得起的。
即使是最近生意爆火,谢虞琛也只舍得和上砂石,在墙面上这么薄薄抹一层。
要是用石灰、石膏、黏土等和在一起,制成水泥修院子,那花销可不是现在几贯钱就能打住的。
但饶是如此,几车从外地运来的石灰也让在前院忙碌的小伙子们大开眼界,拌石灰砂浆的时候恨不能小心再小心,生怕浪费了丁点石灰。
就连与其他人闲聊时,都会忍不住拿出来讲,说许家食肆刷墙的泥浆,竟然要几百文钱云云。
真是大手笔啊!众人暗自感叹。
谢虞琛见过工地上的工人们干活,对石灰砂浆的配比多少有点印象,反正比院子里那些战战兢兢的帮工们熟悉。
次日一大早,他便跟许大郎要了一件旧褂子套在衣服外面,做起了拌砂浆的活儿。
倒不是真要挽起袖子打灰,他再怎么说也只是个理论派,比不上院子里这些常年干活的男郎们熟练。
真刷起墙来速度慢吞吞就算了,万一刷不匀还得返工重干,平白给人添乱。
他主要是起到一个教学和示范作用。
谢虞琛一边拌砂浆,一边给众人讲解砂浆的配比和操作要点。
众人虽第一次见这石灰砂浆,但砌墙打灰这些事情总是相通的,没几下便掌握了搅灰抹墙的诀窍,干起活来那叫一个麻利,“唰唰”两下,一面墙就刷好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