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速全本小说网>不明不清朱常洛 > 017 叶向高(第1页)

017 叶向高(第1页)

陈矩给太子推荐的就是这种匠人,他本人肯定不会从中拿好处,但必要的好处还是得落到下面的小宦官们手里,背着抱着一边沉。

倒不是说陈矩贪图这点小钱,他也有一大堆小弟需要维护,这就叫潜规则。人一旦陷入到某种体系中去,只要没能力彻底改变,很多事就不是个人能随便更改的。

写到这里作者想多说几句,那就是元朝明的匠户制度害处太大了,让很多手艺人不得不选择放弃,甚至不把手艺传下去,生怕子孙也跟着一起受苦。

而这些匠人中很多都传承了几辈子,如果对他们好一点,说不定就能从中产生不少初级科学家,最次也能改进生产工艺,不至于几百年后连架四轮马车都造不出来。

也就是从这时起,中华文明的科技开始大幅度停滞,很快就被欧洲越了。明朝基本继承了元制,清朝又照搬了明制,然后一窝不如一窝,直到被欧洲的坚船大炮敲开国门,元气大伤。

好了,书归正传!

“陈公公不必担心,东宫月俸足矣支付工匠所需!我也不要太多人手……精通熔炼者两人、铸造者两人、金银作手艺高者两人。”对于陈矩的推荐洪涛只能同意,不就是几个人的工钱嘛,咱给得起!

“也好……老奴告退!”但陈矩好像并不这么认为,意味深长的看了王安一眼,然后一揖到底,带着几名手下先走了。

“王安,本宫所言有何不妥吗?”看着陈矩的背影,洪涛觉得这件事好像不似自己想得那么容易。

“千岁爷有所不知,东宫的月俸户部已经三个月未曾放了……”王安更干脆,先跪在地上再开口。

洪涛坐在马上深吸了一口气,强忍住跃马冲进紫禁城揪住皇帝直接摔死的冲动。真丢人呐,刚刚还和大太监头子吹嘘有钱呢,结果一转头才知道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了。

这事肯定不能怪王安,他百分百尽力索要了,但一名詹事府的小官既不能直接向皇帝请旨又没法命令内阁票拟,光着急也是白搭。

“……如何才能让户部如数放?”不过既然陈矩知道了,还答应帮忙找工匠,显然就是有办法。但派几个工匠都收钱,肯定不会轻易帮忙,或者需要自己这边也做些努力才能奏效。

“……怕是要拿出千两才能疏通。奴婢无能,让千岁爷受委屈了!”果然,王安早知道该怎么做,却一直没有去做,此时被逼到了绝境只好和盘托出,而后一头拱在地上低声呜咽起来。

“唉……起来吧,去和陈公公说明。银子本宫给,但月俸一定要先拿到手!”仰天长叹一声,洪涛啥也没多说,低声吩咐了一句就驱马走向远远的玄武门。

委屈?这才哪儿到哪儿。从出生那天起记忆中除了被冷落、被排挤、被看不起之外,唯一算得上温暖的就是生母王氏细心周到的照顾,还有这位说不清是谁派来的太监努力保护。

可惜自己目前没有力气反抗,也不具备报答的能力,那就只能继续忍着,半点怨恨、不满的情绪都不能露出来,接着装孙子呗。

别急,总有一天力气会变大、能力会变强,到时候就该算算总账了。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洪扒皮的便宜岂是这么好占的!

王安的办事效率很高,或者说是陈矩的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经筵刚刚结束,就有一大队小宦官挑着担子排在了慈庆宫门口,由王安和邹义挨个清点入册,把物资一批批收入了库房。

“这么多?”没钱的时候洪涛着急,突然钱来了又觉得有点多。

“千岁爷,这是年俸!皇后念殿下孝心可嘉,今后用钱粮的地方很多,每月支付太繁琐。陈公公只收了五百两,都是打点户部所需,还请千岁爷不要责怪。”

王安的情绪很好,即便行礼时都是笑着的。除了家里有粮心不慌之外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此事皇后已经知道了,并没责怪太子瞎胡闹,还把整整一年的俸禄都了下来。

至于说宦官敢收太子好处费才办事,在他看来好像很正常。一千两的贿赂也不算多,现在都减半了,必然是很大面子。而且是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陈矩的面子,说出去不光不丢人还得欢庆。

“拿钱办事,讲究!本宫还有别的事要办,晚饭前莫要打扰!”

有钱了,洪涛当然也高兴,尤其是一下子弄来了全年俸禄必须大大的高兴。这样一来不光可以操办自鸣钟,还可以提前运作下一步计划了。

今天的经筵果然不是两位沈大学士亲自授课,改成了左春坊左庶子叶向高。刚见面洪涛就看出他来自何方了,与后世接触过的福建人毫无二致。短小精干的身材、微黑的皮肤、趴鼻梁高颧骨、眼窝深邃目光炯炯。

不过这位将来的内阁辅倒是没太重口音,说起话来轻飘飘的还算健谈,至少在自己的追问下聊了不少有关西僧的情况。

这次来北京觐见万历皇帝的欧洲传教士总共三人,带头的叫利玛窦,另外两人分别叫庞迪我和郭居静。这都是他们起的中文名,本名叫啥叶向高不知道。

都来自哪个国家呢?叶向高说了,利玛窦和郭居静均来自欧罗巴的意大里亚,庞迪我则来自更西一些的以西把尼亚。洪涛一听,得,译音很靠谱嘛,位置也比宋代准确多了,不再是泰西诸国之类的模糊概念。

要问叶向高怎么知道这些欧洲国家的名字和位置,他说利玛窦进献了一副舆图,曰坤舆万国全图。上面用两种文字标明了欧罗巴诸国的分布,其中就有中文。

而此时利玛窦三人正拿着礼物走马灯般的结交各级京中官员,试图面见大明皇帝获得传教许可。好像进展的不太顺利,主要是礼部提出了反对意见。

因为利玛窦上疏中标注的身份为大西洋使臣,而大明官员根本不知道大西洋是个什么国家,岂能让皇帝随便见来历不明的人。鉴于此种情况,怕是也无法和太子见面,除非能说服礼部或者皇帝下旨。

而那些圣母像、地图、自鸣钟,是通过天津税监马堂代为进献的。税监是宦官,直接走了司礼监的门路,绕开了内阁和朝臣,这才顺利到了皇帝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