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速全本小说网>清穿之成为无名氏作者第三只李子 > 新人(第1页)

新人(第1页)

不跟着三爷一路实地考察五儿可能都无法切实体会到这个时代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苦!可能一场雨,成百上千个家庭就会因此毁了。

不只是黄河流域,往南走的淮河流域现在也因为大大小小的水患导致沿岸的百姓受灾,农田被淹,地里欠收,市面上米价粮价高涨。

他们一路南行,三爷就一路发旨截留漕粮救灾。果然是大爸爸,亲自出手效率就是高,沿路所遇到的问题都飞速被一一解决。

从宿迁到到高邮一路上就散了十万石米粮用于各地救灾,稳定当地粮食价格,改善百姓生计。解决了缺粮的燃眉之急之后,三爷又下旨调了十万石漕粮贮藏在扬州和淮安以备不时之需。

听说今年这种情况还不算特别严重,百姓苦熬一段时间过了这段青黄不接的日子,总归还是能找到条活路的。

所以看三爷虽然每日里也是忙着调度资源到处救灾,但是心情也没差到愁眉苦脸的程度,气定神闲地开会、下旨。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比五儿要淡定多了。

听说以前大决堤、大范围洪涝的时候情况还要更加悲惨。朝廷很难及时救助到所有的地区,而且如果受灾面积大,灾难比较严重的话,朝廷也是无力去救的。

所以当时百姓背井离乡,卖儿卖女,为奴为婢比比皆是。

南涝北旱,北方要是遭遇到连年的大旱、蝗灾

而导致绝收闹饥荒到话,受灾百姓的悲惨程度不下于遇到洪涝决堤。掘草地、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是让人一听就毛骨悚然的易子而食的事情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更别说遇到地震、瘟疫、战乱,惨绝人寰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清朝自开国起至今倒是没有听说过哪里发生了这些恶□□件,五儿没有翻到记录。不过也有可能是即使发生了,也被当地官员死死捂住不让传开。

在没有互联网络的时代,信息传的播影响因素太多了。就算是皇帝也有可能被地方官员蒙蔽。

但是明朝的时候这些灾难可是切切实实发生过的,是有历史记录,清楚明白地写在了纸上的。

光看简单的文字,那冰冷冷的数据底下的血泪五儿都能体会到。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就是在那些一次次的灾害中被反复锤炼打磨出来的。

不过五儿还记得从康熙到乾隆时期是历史上的康乾盛世,那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到后面的几十年里一切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百姓的日子应该也会越来越好过的吧?

时代有其局限性,也有其必然性。她不是救世主,也没能力去改变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点燃星星之火的条件。

三月十四,在陪着三爷到处出差了近一个半月之后,他们终于到了苏州。

这才是五儿想象中的富庶的江南,和柳永词里的描写差不多,“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虽然他说的是杭州,但是五儿觉得眼前的苏州同样也能套得上。

不同于北方的大气粗犷,江南这边一切都显得那么精致。城里的水系也多,有大大小小的河流水池。小桥流水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见,还能看到妇人河边浣衣、洗菜洗碗。

耳边到处都是她听不懂的吴侬软语,就连妇女叉腰训人都少了几分泼辣之气。这还是她这么久以来头次听到完全听不懂的方言,一切都那么稀奇。

不过,她还是庆幸当时是穿到了北京,而且当时的小五儿人也小,这才没有露馅儿。

要是陡然从现代穿越到江浙、湖广或是别的不怎么说官话的地方,除非她装成聋哑人,否则怎么看都是瞒不过去的。

到行宫里好好休息了两天,五儿总算把精神养回来了点儿。前面一路都是按照三爷要求的一切从简、不可铺张的原则简单吃住的,甚至有时候还会在户外搭帐篷过夜。

她不是娇气的人,出门在外有些不便她也理解。三爷的想法她是支持的,简单低调很好,不去打扰当地的百姓。

而且外面还有那么多灾民食不果腹,正等着朝廷的救济。亲眼看着别人在承受痛苦,五儿虽然不会圣母心泛滥到要和他们同甘共苦,但是也做不到视若无睹地继续奢侈享乐。

等到了苏州城,情况就大为好转了,沿路都是一派歌舞升平、百姓

安居乐业的景象,她的心情也没那么沉重了。已经在救灾了,江南这块福地只会越来越好的。

行宫里的居住环境、饮食条件也比之前要好多了,终于可以好好歇息几天了。三爷可没她舒服,公事还有一大堆要处理,举办朝会、接见大臣……

他忙他的,五儿过自己的小日子,吃吃喝喝。

“明天陪嘉嘉一起出去逛逛可好?这两天见你精神也养好了,带你好好看看你心心念念的江南美景。”

睡前听三爷这么一说,五儿瞬间精神了,“真的?!您已经忙完了?”

“前一阵子,让你跟着我一起奔波幸苦了,嘉嘉好像又瘦了,脸上的肉都少了。”康熙捏住五儿的脸颊,往外轻轻提了提,指间的肉都没以前那么厚实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