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极速全本小说网>大唐被偷听心声 > 第七十二章(第2页)

第七十二章(第2页)

李清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她猛地抓起李德宝的衣领,语气冰冷地说道:“你可知罪?你害得我养父母家破人亡,我今日定要为他们报仇!”说着,她一掌拍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茶具乒乓作响。

李德宝被吓得魂飞魄散,他颤抖着说道:“我……我不知道他们是你的养父母啊……我只是……只是奉命行事……”说着,他哭了起来,涕泪横流。

李清歌看着他那副窝囊样,心中一阵厌恶。她松开手,将李德宝扔在地上,然后冷冷地说道:“不管你是奉命行事还是故意为之,今日你都难逃一死!”说着,她转身走出房间,对守在外面的侍卫说道:“将他押到刑场,明日午时处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侍卫们领命而去,李德宝被拖出了房间。李清歌站在驿馆的门口,看着夜色中的紫禁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悲愤。她知道,自己虽然为养父母报了仇,但这场风波却远远没有结束。

皇后那边,虽然暂时得到了李清歌的支持,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忧虑。她知道,小燕子那个丫头是个惹祸精,迟早还会闹出更大的事情来。而李清歌虽然表面上与自己结盟,但她的心思却难以捉摸。

在这场后宫的风云变幻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着。小燕子、魏氏、皇后、李清歌……她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将如何演绎下去?这场清宫风云,又将如何收场?

……

自那夜之后,小燕子便一直躺在床上养伤。她的身体虽然逐渐恢复,但心中的创伤却难以愈合。她知道自己这次冲动了,不仅没能帮到魏氏,反而还给她添了麻烦。

魏氏来看望她时,她愧疚地低下了头。魏氏却笑着安慰她:“别担心,小燕子。你这次虽然冲动了些,但你的勇气却让我佩服。我们联手对付皇后,一定能够成功的。”

小燕子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魏氏是真心待她好,她一定要为了魏氏而努力。于是,她开始暗中筹划着如何对付皇后,如何让自己的计划更加周密。

而李清歌那边,虽然表面上与皇后结盟,但她的心中却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削弱皇后的势力。她知道,皇后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若不尽早除去她,迟早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于是,她开始暗中调查皇后的罪行,收集她的把柄。同时,她也与小燕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两人联手对付皇后。在这场后宫的斗争中,她们逐渐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然而,后宫的斗争却远远没有她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皇后那边也在暗中筹划着如何对付她们。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即将来临,而这场风暴将如何改变她们的命运?又将如何演绎这场清宫风云的结局?

……

和珅背后的影子

有人说啊,和珅那大贪官的形成,其实背后有李侍尧的影子在作祟。这话得从头说起,得追溯到那明太祖朱元璋坐上龙椅的辉煌时刻。

朱元璋,一个从草根爬起来的皇帝,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可谓深入骨髓。他坐上龙椅后,第一把火就烧向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他给他们定了历史上最低的俸禄,生怕他们手里钱多了,心就野了,手就伸长了。那时候的官员们,可真是过得紧巴巴的,连个好点的茶都喝不起,更别提什么奢华享受了。

岁月流转,清朝的皇帝们进了中原,接管了明朝的那一套制度。他们虽然没像朱元璋那样恨贪官入骨,但官员们的薪水也确实没多到离谱的地步。这样一来,钱少嘛,人就容易偷懒,官员们也不例外。他们既不敢直接顶撞皇上,说“你这薪水太低,我干不了”,又舍不得丢了那顶乌纱帽,毕竟那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于是,除了少数几个能安贫乐道的清官外,大多数官员都悄悄加入了搞“副业”的队伍。他们或开商铺,或放贷收息,或暗中与商人勾结,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捞钱。这样一来,贪官就慢慢多了起来,像春天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康熙爷刚登基那会儿,贪污的风气就已经挺严重了。他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那些官员们一个个都油光满面的,心里头能不清楚吗?但他是个聪明的皇帝,知道不能一刀切,得慢慢来。于是,他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见。到了晚年,他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不能再严重了,但为了维护自己圣明君主的形象,还是没下狠手。他只是搞了个“退赃就能减刑”的招数,意思就是:你贪了没关系,只要把钱交出来,就能从轻处罚,不用掉脑袋。这样一来,官员们就更肆无忌惮了,反正贪了也有救,何乐而不为呢?

到了乾隆爷接手的时候,他啥事都学他爷爷康熙,但就这点上,他不干了。他是个有脾气的皇帝,眼里揉不得沙子。他说:“这天下都是我的,你们敢偷我的钱,还想减刑?门儿都没有!”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废了这个政策,不光要贪官退赃,还要抄家、流放,甚至砍头,三管齐下,狠得很。这一招可把官员们吓得够呛,一个个都收敛了许多。

可没多久,乾隆爷自己也觉得过了火。严打之下,官员们都吓得不敢上任了,国事都没人管了。而且他自己又爱享受,南巡啊,给太后庆寿啊,那场面都得奢华得跟啥似的,钱从哪里来呢?国库都快空了。于是,他想了个新招,叫“议罪银”制度。这其实就是升级版的退赃减刑,只要你肯出钱赎罪,只要不是造反那种大罪,基本都能摆平。不过,这赎金可不是小数目,动不动就得好几万两银子起。这样一来,官员们又看到了希望,纷纷开始攒钱赎罪。

乾隆三十三年的时候,广西有个巡抚叫李清歌,是个女的,却也是个胆大的。她跑去找乾隆哭穷,说自己当官十五年了,已经交了四十万两银子赎罪钱了,现在穷得揭不开锅了。她穿着朴素,面容憔悴,一副真的穷得不行的样子。乾隆一听,表面上好像挺同情她的,还安慰了她几句。但心里头却直犯嘀咕:你这巡抚加上养廉银子,一年也就一万多两银子,十五年撑死也就十八万,哪来的四十万交罚款?这明显不对劲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爷可不傻,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猫腻。这李清歌肯定是禄禄不够用了,就从老百姓身上刮油水。她表面上是个清官,背地里却是个大贪官。她利用“议罪银”制度作为掩护,大肆贪污受贿。乾隆爷心里那个气啊,但还是忍住了没作。他知道这时候不能动她,一动就牵一而动全身了。

不过乾隆爷也不是个吃素的,他暗地里开始调查李清歌的底细。这一查可不得了了,原来李清歌背后还有个大靠山呢,就是李侍尧。这李侍尧可是个老狐狸了,他深谙此道,大肆贪污受贿,家财万贯。他跟李清歌是亲戚关系,两人狼狈为奸,一起贪污受贿。乾隆爷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事情不简单了。

于是他决定派个人去查一查这个李侍尧。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和珅。那时候的和珅还是个正直的官呢,不搞歪门邪道,能力又强。乾隆爷觉得他是个可靠的人,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和珅接到任务后就开始着手调查李侍尧的贪污行为。他一路上明察暗访,收集了不少证据。最后终于查清了李侍尧的底细。原来他不仅贪污受贿还滥用职权、欺压百姓呢!和珅把这一切都记在了心里头准备回京后向乾隆爷汇报。

回到京城后和珅立刻向乾隆爷汇报了调查结果。乾隆爷一听大怒道:“这个李侍尧真是太过分了!他贪了那么多银子就是砍十次头都不为过!”于是乾隆爷下令抄了李侍尧的家产还把他流放到了边疆。至于李清歌呢?乾隆爷念在她是个女的又是初犯就网开一面只把她贬为了庶民让她回家乡去了。

这场风波过后乾隆爷也意识到了“议罪银”制度的弊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政策是否过于宽松了。于是他决定加强对官员们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提高他们的俸禄让他们能够安心地为国家效力。这样一来贪污的风气才慢慢地得到了遏制。

而和珅呢?他经过这次事件后也看清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他开始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择贪污受贿了。原来都是制度逼的啊!不过和珅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决定要做一个清官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于是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至于李侍尧呢?他在边疆流放的日子里也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错误。他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会走上那条不归路。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一定会选择做一个清官一个正直的人。可惜啊时光不能倒流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自己的错误所带来的后果。

而李清歌呢?她回到家乡后也开始了新的生活。她用自己的积蓄开了一所学校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和道德的重要性。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改变这个社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公正。

贪墨之影

乾隆皇帝听说了李侍尧贪污的事儿,非但没把他给杀了以儆效尤,反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关了他一阵子牢房,然后又给放了出来,甚至让他继续当官。这一消息如同春风拂过冻结的湖面,让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和珅站在一旁,亲眼看着这一切,心里头那个惊讶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瞪大了双眼,嘴角微微张开,仿佛能吞下一个鸡蛋。心想这家伙贪了那么多银子,数目之大足以撼动国库,居然还能得到皇上的宽恕,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和珅心中五味杂陈,他摇了摇头,试图理清思绪。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李侍尧早就悄悄给乾隆送了几百万两银子,用来修建太后万寿寺和圆明园。那些银子如同流水一般,悄无声息地滋润了皇家的园林,也让李侍尧的罪孽得到了赦免。和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只要舍得花钱巴结上司,就算贪污再多也能逍遥法外,甚至还能升官财。这其中的奥秘,让他既震惊又心动。

他望着李侍尧那得意洋洋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他深知自己一直以来的清廉正直,在这样一个贪污成风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然而,李侍尧的遭遇却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值得。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股浊气吸入心底,与自己融为一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