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
墎州成人教育简报刊出《依靠社会力量办校养校的典范》一文,介绍了庶盶与成人学校合作的业务形态及其经验,令前来考察、观摩的团体和个人更加频繁。
在前来观摩的人流中,墎州地区技术研究所陈所长带团专程前来参观,引起庶盶的高度重视。
陈所长临走前对庶盶发出“希望前来考察并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
的邀请。
庶盶对该所早有耳闻,不仅规模庞大、研究领域广泛,研究力量雄厚。
在多次考察的过程中,庶盶进一步清醒认识到,该所非一般研究机构可比,仅内部图书馆所收集的技研信息应有尽有,就连国外非公开性新旧科研原文信息都目不暇接。
更难能可贵的是,国外原文资料,绝大部分所内能够直接翻译出来。
薄弱环节在于对接市场能力十分有限,对于开发市场急需的短平快适用技术更是无从下手。
自己所短正是对方所长,自己所长恰是对方之短,这就为双方长期合作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切接触,庶盶同研究所的秦老师、徐老师、王老师、蓝老师等一批德高望重的工作人员,接下深厚情谊,稍后与研究所达成系列合作意向。
偶知王老师等有几副石手磨已经磨平,希望找个石匠。
庶盶托人找来石匠,说好每副15元工钱,做完后必须是“在我这里拿钱”
。
三副小石手磨一天多点时间,石匠来拿钱时要求每副增加5元钱。
考虑到当地石匠每副要价在12~20元之间,这事先商量好的每副15元工钱,哪能事后翻翘打滚?这未免有些被人愚弄、玩耍的滋味,再结合当地一个零工日均工价3~4元,如果就这样给他60元工钱,岂不让人当做大笑话?于是表示不接受这种毫无诚信之举。
不曾想到,该石匠第二天却找到王老师拿走90元的工钱。
庶盶听说后赶去王老师处,拿出90元钱希望他收下,王老师坚决不收:“我打磨子哪会要你给钱?”
庶盶无可奈何对王老师说:“在这方圆数十公里内,修石手磨每副的工钱虽说有20元工价,但也有十二三元的工价。
我们事先约定的每副15元,他事后要20元我没同意,结果反而让您多给几十元,实在出乎意料之外。”
“自古从来不亏待下力人,一个石匠挣点钱不容易,给了就了了。”
这,就是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态度。
嗨,当初20元一副,自己何苦与他多作计较呢?如今却好,想多付点都没人要了。
一天,庶盶接待了一位中年李女士。
来人一看很明显长期养尊处优,其生活环境和经济地位表明她没有可能前来学这些技术。
经过一番交谈,从其知识结构到其言谈举止,庶盶逐渐发现她具有知识分子的职业气质等特征。
当她再次称庶盶为老师时,庶盶爽快笑道:“老师在我对面,你才是真正的老师!”
“凭什么?”
“直觉!”
不是为了学技术前来学技术,除非是暗中来深入考察。
想来想去,只有地区技术研究所与自己存在长期合作意向,为慎重起见派个没有直接接触过的人前来深入细致考察是情理之中的事。
闲暇时一个跟班问道:“那个看起来十分高贵的女的,好像师傅知道她的来历?”
庶盶未加思索道:“十之八九是研究所的要员。”
第二天实习时,跟班突然问李女士:“我师傅说你是研究所来的要员?”
李女士十分惊奇的问庶盶:“你是咋知道的?”
庶盶只好直面回答:“直觉!”
李女士看向跟班,跟班有些脸红脖子粗。
过了一段时间,研究所秦老师见到庶盶就问:“你派人跟踪小李啦?”
庶盶突然认识到,李女士与秦老师肯定是交情很深的同事或闺蜜,否则她不太可能知道这回事。
自己成天忙到严重透支休息时间,再说“派人跟踪”
这种下三滥行为,怎么就这么容易与本人挂上了钩?突然之间提起也来不及多想,只有实打实道:“从来没有派任何人跟踪过人。”
庶盶本想加上一句:仅凭和李女士的几句开场白就足以证明,本人具有远比这更强的分析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