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殿下。”裴醉替他摆好笔洗笔架,将那支兼毫夹在三指之间,向前递到李昀的面前,凤眸含笑温暖,“庆贺归朝。”
李昀的字,一贯是刚柔并济,最适合用七紫三羊的兼毫。
李昀心口跳得厉害,抖着微凉的指尖,接过了那支毛笔。
他以为,舞刀之人不爱文墨。
可原来,裴忘归早就将他的喜好记在了心底。
他握着那支笔身细腻的兼毫,抬眼看着裴醉垂首忙碌于奏折之间的冷峻锋利的眉目,眼眸不由得弯了弯。
日光倾落入窗棂,洒了满地的温暖。
三人静静批阅奏折,除了裴醉偶尔的低咳,便是翻动宣纸的声音。
奏章虽多,可归结到底还是‘没人没钱没办法’的老三样。
裴醉按着额角,看着淮阳知县这潦草的加急奏折,没忍住喉间的痒意,连声低咳起来。
李昀心里一紧,看见那人明显白了两分的唇色,轻声唤他:“兄长,没事吧?”
王安和早已习以为常,敲了敲桌子,葛栾便捧着一壶温茶,急匆匆地进来,替裴醉斟了一盏。
“殿下,今日的折子还没批完。”王安和连眼睛都没抬,“早退是否不太好?”
裴醉朝李昀扬唇一笑:“你看,本王本想装病带你先跑,可惜啊,首辅大人不同意。”
李昀半分不信,只盯着那人额头上冒出的一层薄汗看。
裴醉朝李昀安抚地笑了笑,昂首灌下一口茶,压下胸口的沸腾,凝神又埋首于案牍中。
日头西垂,这大庆各地呈上的奏折终于被批阅了个遍。
三人靠着椅背,均是无声地叹了口气。
“水灾,流匪,边境之乱。”裴醉撑着额角,疲惫道,“还有什么?”
王安和瞥他一眼:“殿下还嫌不够?”
裴醉嗤笑道:“是啊,本王很好奇,这大庆还能再怎么乱一点。”
李昀摩挲着手中折扇的扇骨,声音沉重:“在这其中,淮阳水灾拖得时间太长了。开同知府该开仓将粮从临县调到淮阳县,可拖了这十余日,竟还是没有半分粮。户部赈灾款是杯水车薪,再拖下去,便又要将百姓逼上梁山。”
裴醉眉心浅浅蹙起,昂首喝了一盏茶,凉茶顺着灼热的胸腹滑了下去,总算吊起了两分精神。
“等盖家的产业充了公,也能给大庆缓一口气。”裴醉哑声道。
“恐怕没那么容易。”王安和摇摇头,“在朝官员与盖家交好的大有人在,殿下觉得,他们会不阻拦查封盖家的金库?而田野地亩,都在里长手里,里长都是盖家的人,殿下觉得,这田地能轻易被收归公家?而临近淮源府的高家和崔家,会对这肥肉视而不见?还有,盖家虽下了狱,可他们手中的茶商捏着大庆的经济命脉,盖顿在狱中如鱼得水,不也是打定了盖家的产业遍及天下,殿下不敢直接一刀砍了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