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龙静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冬天做准备,小时候没少听爷爷讲寒号鸟的故事,哆啰啰多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她可不要做寒号鸟啊,趁着天气好一定要想办法多赚钱,多干活,这样冬天就可以冬眠了!
龙静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可由于血液比正常人流的慢,所以怕冷怕到了骨子里,天一冷,全身发僵,十月份就穿上了厚棉裤,直到五月份才能脱下,可腿还要带护膝,这也是为什么把房子盖成那样了,外面围了一圈,上面再加个顶,就为了保暖,实在是小时候老家的冬天太可怕了。
为了过冬大计,龙静反复地制定第二天聚会的菜单,考虑到现在是夏天,该从解暑清淡爽口等方面着手,这类的家常菜都是现成的,可难就难在主食上,做什么适合夏天吃的,又叫人眼前一亮,还能接受呢……终于想起来了!
有一种夏天吃的面食叫“糟米条条”,是把小米洗干净用水泡上,直到发出酸味,淘出来用碾子压成面,活成面,用一种叫擦板的东西擦出来。
擦板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框,中间定着铁皮,铁皮上钻满了孔,把它放在锅上,锅里烧开水,等水沸腾了,拿着活好的糟米面在铁板上擦,面会从铁板眼里成一条条掉进锅里。条很短,大概一节小指长短。入锅熟后后用笊篱捞出来放进冷水盆里过一遍,吃的时候滤水,盛进碗里,浇上热乎乎猪油做的鸡蛋韭菜卤子,吃上去不凉不热,滑腻爽口,酸酸的,香香的,一般人两碗的饭量,吃糟米条条都能多吃两碗,这几乎是北方夏天一种老少皆宜的民间面食。
龙静决定,主食就它了,糟米条条,不,现在取名叫“金跳跳”,好听寓意又好!
26龙式美食
七月十六这天早上,龙静吃过早饭,拿着自己做的工作服和一小袋糟米粉、擦板、一小罐子自己做的酱,来到镇上苏秀衣的布匹店铺,等着她的苏敬带着她前往苏秀衣买的宅子。对龙静还拿了这些东西苏敬挺奇怪,问了句,龙静只说做饭会用得上,苏敬便不再问了,显然苏敬不是很关心这些,龙静不由有些奇怪,这的男人都是主内的,苏敬看上去可是一点也不像,再想想那个白衣胜雪的苏秀衣,主子就更不像了。
也就是前后脚,村婆婆就过来喊龙静去边乡绅那相看夫郎,一看大门紧锁,气得村婆婆骂了几句,扔了一句
“我还偏不信这个邪了!”这回我相看,到时候你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带着村里几个光棍女去了。
龙静一点也没把村婆婆要给她拉郎配放在心上,跟着苏敬到了苏秀衣新买的宅子。
有些偏的巷子最里头,套院,前大后小,黑色的大门刚刷过,从小门进去,中间是一条直通向后院的石板路,左右两边靠大门的地方是树木,然后是矮树,花丛,石板路两边各有三间房,通往后院是一个月亮门,后面正中六间屋,两个屋门,左右各三间厢房。后面看上去还有一个很宽敞的房后,载着树木。
院子不大,南墙边载了少许的矮树,靠西南角有口井,西边是葡萄架,下面摆着一个石桌,石凳,挨着种着豆角、黄瓜、窝瓜等一些爬蔓青菜,东边是些白菜、生菜、香菜、茄子辣椒什么的矮青菜,屋门口前面有个宽敞的石台,三级石阶,和中间的石板路相连。
这是龙静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嗯,算是有钱人家的宅子,只是有些小失望,因为是古代,事先老想红楼梦里大观园了,而这宅子还没人家一角大,不过再想想,人家贾大丫可是伺候皇上的,苏秀衣只是歌个小地方买布的小老板,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大概苏秀衣的经济条件相当现代的自己,扩充饭店后的自己,龙静在心里下了个定义。
进了东边的屋门,入眼的是一个小堂屋,摆着桌椅。北墙正中挂着一幅画,一个仙女似的人物,踩着云层,斜着身子俯视着下方,手拎着花篮,衣服繁琐,彩带飘飘,身后还有两个看不出是男是女的小童子,盘腿坐在云层。人物相貌画的有点像唐的仕女。画上方三个黑色篆体大字,左右两副对联,龙静看了半天也没认出写的什么。这边用的都是繁体字,字体行楷隶篆都有,用毛笔宣纸,靠着连蒙带猜她也只能认识几个楷体字。
画下的下方一个长桌,两个大肚细高嘴的白色瓶子,插着干花,两边太师椅,左右两边一排靠背椅,上面铺着半旧不新的暗红色四方垫子,每个椅子间隔有个小桌子,无论椅子还是桌子颜色都是黑色。墙刷的大白,嗯,是白浆,地铺着光可鉴人的青砖。屋门的左右手各立着两个弯腿高圆小凳子,上面各摆着盆栽,靠着盆栽是通往东西屋的门。
苏敬叫龙静先坐,自己出去了。
龙静很随便地把糟米粉放在最外面的小桌上,工作服放在另一小桌上,自己抱着酱坐在两桌的当中,椅子有点高,矮点会舒服些。她很喜欢中式的家具,却不喜欢中式家具的颜色,感觉太沉闷,有些压抑,不过要是房子足够大,足够开放,足够的光线,还是选择中式的好,毕竟文化底蕴在那呢,住着亲切,可要是房子小还是越简约越好。一边打量,一边想。
苏敬很快回来了,也带来了苏秀衣的话,叫龙静去厨房准备,客人过一会就来了。
苏秀衣没亲自出来,龙静并不在意,见了两面,只算是认识,她是来做饭的,不是来攀交情的,乐呵呵地跟着苏敬去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