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不懂后世的计量单位到底是怎么个算法,也不知道后世的一亩地跟他们这个时候一不一样。
但他们还是能听得懂数字的。
亩产几百跟亩产几千,这他们能听差吗,必定不能好嘛。
后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秦朝。
3000斤,对于这个还是以粟为主食,产量还不太高的朝代来说,冲击力确实是有点大了。
嬴政手背在身后,面上是沉稳的样子。
可若是有人敢凑近这位千古一帝的话。
大概会听见祖龙较之以往略有粗重的呼吸,以及被长袖遮掩下有些颤抖的手。
朝臣和公子们就没有祖龙这么内敛了,没忍住发出阵阵惊呼。
原谅他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个亩产实在是太震撼了。
就算他大秦的一亩地没有后世那么大,约是后世的三分之一。
但现在的问题是,就算除去三分之二,双季亩产也能达到1000斤。
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数字。
后世又是如何做到的。
……
对于这个疑问,虞美人自然也不吝啬给出答案。
[粮食产量能在现代达到快速增长,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而事实上,不单单是现代,古代的粮食能够增产,也离不开这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红薯土豆,美食多多
[我们先把现代农业放在一边,先讲古代的农业发展。]
虞美人顿了顿,也觉得自己对现代的亩产拉得期待有点太高了,还是解释解释比较好。
[把现代农业的发展放在最后,是因为就算告诉你们了,也要花很长的时间研究,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都有可能。
那不如先告诉大家几年就能起效的方法,你们说是吧。]
各朝代百姓一听,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更何况,他们这不也能一边用着“古代”的,一边学着“现代”的吗。
哦,那没事了。
[讲那些细致的东西之前,我们先讲讲一些远在海外的高产粮食。
也就是我们直接提到的,玉米土豆和红薯。
这三种粮食,是世界公认的产量高,清朝能够实现人口大爆发,一定程度上,是离不开这些高产粮食的。]
虞美人要先讲这个,就是单纯的想着先回馈一下自己这次直播的大老板明成祖朱棣。
虽然《永乐大典》她是一页没看,但这也不耽误她投桃报李。
先讲明朝需要的,准没错了。
明朝。
朱棣自然也察觉到了天幕的友好透题。
也确实,大明对比于其他朝代,确实是处于要啥有啥的封建王朝后期。
就比如说天幕之前讲的四大发明。
他大明都有,并且应用的都非常广泛。
这天幕若是从头讲起,他能听到对他大明有益的内容,也不知道要多久。
不得不说,《永乐大典》真的送对了。
能换得高产粮食的信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