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天,柳知州这才说“你的意思是说,你娘家侄儿不上进是么?可有不良嗜好?”
“只是不上进而已,不良嗜好是万万没有的,莫家的家风也不允许出浪荡子。”柳娘子赶紧表白。
“如此,倒也没什么大碍。”
“啊?”柳娘子傻眼,发现柳知州完全没有责怪的意思,真是想不明白,合着她白哭了?
“好了,此事你不必烦心,为夫自有论调。”
“……是。”柳娘子真是满心的纳闷儿。
柳知州又不傻,虽然因为不在京城,也因为见识有限猜不到女皇的意思,可是到底也是大家出身,也是当官的,当初娶莫家小娘子,那是因为原配已经去世,娶填房,自己的原配嫡女好好的怎么能同莫家联姻?
莫家儿郎对诗书并不很通,柳知州自然也是有感觉的,他为何答应,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柳臻私自进京赶考,这对小娘子来说委实不妥,稍微有点儿门第的人家定然不会另柳臻过门,上进的男子必然要娶贤妻,这样一琢磨,倒不如应下莫家的亲事。
那边上了奏本,柳知州写的也分明,言莫家小郎温和敦厚,性子不争不失,品貌端健,当为良配。
因为从来没有过的事儿,礼部接到这个奏本有点儿扎手,想了想现在的传言,礼部尚书瑾王还是到了勤政殿同秦康乐说明此事。
“奏本拿来朕看。”
“是。”瑾王将奏本呈上。
女皇多聪明,看到那句不争不失便笑了,没有立刻批准,反而道“朕记得柳卿家的父亲是入秋述职是么?”
“正是。”考核官员虽然是吏部的事儿,但是官员回京述职面君必然要经过礼部的调教,因此吏部和礼部来往频繁,对于官员进京,很是了解。
“既然如此,不妨带着那小郎君一块进京,入秋柳卿家的官职也可以升上一升,不妨见上一面。”眼见瑾王要开口,恐怕要说什么不能相见的大道理,女皇随即道“还记得当年父皇在世的时候,为姐姐们选驸马,姐姐们都在屏风后面见了见,姐姐们点头,这才说亲。”
瑾王瞬间没词,别说德沛长公主在屏风后面见过德沛驸马,就是当初还没见的时候,他也从父皇那里得了些意思后就巴巴的去见江三郎,然后画了画像给德沛长公主看看,所以,唉!天下亲人的心应该都是一样的。
看到瑾王来回改变的神色,女皇笑在心里,自己这三皇兄数十年如一日,读书读的是迂腐了些,可是心肠却软的出奇,当真可爱的紧,若非如此,以他的才能根本不能胜任礼部尚书的位置,不过她是女皇,便是抬举一二,大家也都默认,没有不服。
因为瑾王才能有限,因此礼部侍郎自然要多辛苦,这也导致礼部侍郎在女皇面前颇有面子,一旦调动,都是实权的地方,这样礼部侍郎的位置反而人人争先。
扯远了,扯回来,女皇压下奏本没放,却问了这么一句话,瑾王回到礼部自然是告诉下面的人,下面的人立刻写信告诉柳知州,述职的时候带着莫家二郎上京。
后世评价这一次见面,为以后男女婚事先见面开了先河,也就是最早的相亲。
至于这个八卦,也以京城为中心,瞬间席卷整个大秦朝,不少大家出身又不太受宠的小娘子摩拳擦掌,就等着再次开女科自己也去参加,只要能中,定然还有一片天空等着自己。靠人不如靠己,等着别人的宠爱度日,不如自己用双手争出一份家业。
此事的效果之好,甚至完全出乎女皇的预料之外。
史瑾瑜只走一个地方,因此比邵蕴华先行归京,得知两家吵到最后不得已听天由命,抓阄定姓氏,嗯!也算大秦朝一项大的谈资,最后还是史父运气好,把孩子的姓氏权给抓到,气得忠义侯三天没出门。史父则乐的差点儿蹦起来,还是忠义侯夫人悠悠的说了句“蕴华身上两个爵位唉。”
史家顿时没声,两个爵位,那就是最少两个继承人,接下来的孩子,连续两个都得姓邵,真是不开心。
忠义侯府这才扳回一城。
史瑾瑜得知此事,长出了一口气,倒不是因为儿子随着自己姓而松口气,而是两家的长辈不找他就好,结果他发现他这口气松的太早了,眼看着雨墨又给他端来一碗大补汤,史瑾瑜真有离家出走的冲动。
史母和忠义侯夫人联手打造出补身子的方子,期待他们夫妻继续生,努力造人。史瑾瑜一边恨恨的喝着汤,一边开始算计邵蕴华啥时候回来,夫妻当同甘共苦,这水深火热的日子自然也得共同享受才好。
而邵蕴华回来之后,自然也是同等待遇,弄得夫妻二人苦不堪言,差点儿崩溃。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无良的笑了好久。
入秋,柳知州的这一个知州已经三年期满了,吏部上面并未传下来什么话语,导致他对自己接下来的动向完全摸不到头脑,正想着同莫家二郎一同进京,那边琏儿又说“想同父亲一起进京,很久不见姐姐,这次应该能见到。”
柳知州想了想,多一个人不多,因此点头同意,柳娘子心中有鬼,忐忑不安,因此也坦言两个儿子也思念姐姐,自己也想的慌,又想着一块儿照顾夫君,因此最后他们干脆全家总动员。
莫家本是富户,这会儿心中也不安,干脆也跟着到了京城。因此这进京的队伍空前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