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康王府送来的喜帖,孙氏就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了,只能捧着帖子去请示老夫人的意思。
严老夫人接过帖子看了一眼,康王府送来的帖子啊,按身份上,该是要他们家老爷子去的,不过她也知道他们家老爷子不会去参加这种喜宴的。几个儿子都出门了,家里就剩下一群女眷在家,她这把年纪也不好奔波来奔波去的。
想了想,严老夫人就想起了另一个儿媳妇:“老三媳妇和臻哥儿他们不是在那边吗?你把礼安排好,派人送去那边给老三媳妇,顺便的给老三媳妇他们送个信去,让他们亲自去一趟吧。”
“是,阿娘,媳妇这就去安排。”一听孙氏面上一喜,总算把这个难题解决了。
严老夫人看着走了的儿媳妇,不由的想起了出门的另一个儿媳妇还有两个乖孙,跟身边伺候的老人说:“臻哥儿他们几个在家里头,我嫌他们闹腾,这会儿他们不在家里头了,我又想他们得紧。”
“主子您要想臻少爷他们了,不若去了信,让他们有时间回来一趟家里头?”一旁听着的老麽麽就问道。
“不必了,他们想回来,自然就回来了。”不过老夫人却是摆摆手,不让下面的人去信去打扰在外的儿孙们。
***
八月初的这一天,蓟县的城门口贴出了两则告示,一则是书院招聘先生的告示,还有一则是学院招生的告示。
“这上面都写了些啥啊?”
“前头一张写了书院招聘先生的。”
“招先生啊,我们这些人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不用说了不用说了,另一张写的什么啊?”一听是招先生的告示,这些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人顿时对这个告示就不感兴趣,纷纷的问起了另一个告示写的什么。
今日衙门还是安排了书吏过来为大家读告示,见大家关心告示上写的是为什么,书吏就告诉围观的众人道:“第二张告示写的是招收学生的,若是你们家有孩童,可以明年的二月送来读书。这里还写了,今年的十月会收一批试读的学生。”
“招收学生?束脩太贵了,我们家就是有孩子也读不起书啊。”这些老百姓们说道。
倒不是他们不想送孩子去读书,而是读书的束脩太贵了,他们实在是给不起这个钱。
“这上面写了,束脩一年只要五百个大钱。另外食宿,一个月是两百个大钱,书院管一日三餐。另外的就是,若是家中贫困,给不起束脩食宿的学子,可以在书院里干活抵食宿和束脩。另外这上头还写了,若是成绩优异者,每月书院还奖赏奖金。”这个束脩的收取,在书吏看来已经是十分低的了,想当年他读书,一年就得二两的束脩,这还不包括其他的花费。
但是这里的束脩和食宿加起来,一年都不用二两的银子,更别说成绩优异还有奖赏,还可以做工抵食宿束脩的了。
众人一听,一年才只要五百个大钱,好像也不是给不起?
人群里发出质疑的问话:“真的,一年只要五百个大钱?”
“这上面写着的,错不了。”
“你再说说,这上面还写了什么?”
“这上面还写了……”
见众人感兴趣,书吏就继续为大家解读告示上面写的东西,“若是你们家孩子只是想识得几个字,学会算术,学个三年就能结业了,结业出来书院还给你们家孩子安排活干的。”
“有这么好的事?”
“是啊,这上面都写着呢。还有能学医的,学一门手艺的,学做生意的,学……”
这一天蓟县城门这里围着告示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听书吏给他们解读上面的告示,不少家中不是太富裕的百姓们听说读书的束脩这么低,还能做工抵束脩,这读了三年出来后还能有活安排,不少人的心里都是十分心动的。
另一边也有识字的人自己在看另一张招聘先生的告示,这里头就站了一个模样英俊的年轻男子。
第144章进宅大喜
八月初六,宜入宅。
“噼里啪啦——”
大红的炮仗点燃,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了整条街道。
“我们一起,我喊一二三,我们一起把门推开。”作为主人的他们站在大门前,韩凛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青年,两人一起把手放在门把上,他喊到三,两人用力推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