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琅惊讶,没想到明鸾比她小,竟然就要出嫁了。
倒是明老夫人,蹙了蹙眉头,问,
“阿鸾的婚事,我们回京前还没定下,怎么就说要出嫁了?怎么一回事?”
蒋氏为难的迟疑了一下,“这……”
“爹娘走后,忠勤伯家就派了人上门,说是要定下亲事。”
“还说婚期定在来年五月,儿媳想着阿鸾的嫁妆从小就备着的,于是就应了下来。”
“这样的大喜事,儿媳觉着还是当面同爹娘说好一些,故而一直没在信里提及,还望爹娘恕罪。”
这下子不光是明老夫人惊了,就是明老大人也大吃一惊。
“忠勤伯府?我怎么记得离开边疆前,是陈副将府上来提亲的?”
“那个孩子我还看过了,挺好的一个孩子,忠勤伯不过是个虚职,你可别为了什么面子,把女儿嫁过去。”
明老大人有些不悦。
明光庭没说话,倒是蒋氏,笑着道,
“父亲,陈副将说的是别的姑娘,可看不上咱们阿鸾。”
语气里带着些不平。
看来,这里面还有故事了。
只是碍于有孩子们在,蒋氏没说出来罢了。
蒋氏说的时候,明鸾已经是羞愧难当,从脖子到耳根子,都红透了。
“忠勤伯府的四公子,老爷已经打听过了,也是个读书人,性质温和,和阿鸾很相配。”
“若是二老不放心,等咱们安顿下来,让那孩子过来给你们见见。”
“听说忠勤伯府家风还是不错的。”
蒋氏说着,有些心虚地晃了晃眼神。
这些都是她道听途说的,他们知道忠勤伯,不过压根没看到过那个四公子。
忠勤伯和他们这些武将不同,没有带家眷到边疆戍边。
而是带着个姨娘在任上。
正房夫人还有那些嫡子女都在京城。
明老夫人眯着眼,看向明鸾,“阿鸾,咱们这样的人家,没有那样这样的规矩,虽然说你爹娘瞧中了忠勤伯四公子。”
“当时嫁人的是你,得你自己愿意才行。”
明鸾已经红到了耳根子。
明老夫人明白了她的意思,扫了扫阿琅和明鸢,“你们说亲的时候,我也是这个意思。”
“人啊,一辈子,长这呢,若是同那不合适的人在一起,简直是哑巴吃黄连,苦到心眼子里去了。”
明老大人对于老妻的话,那是非常的赞同,将手中茶盏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你们也是在边关长大的,是见过大场面的。不要和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一样。”
意思就是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
阿琅眨了眨眼,忠勤伯的四公子?
她是不是在哪里听说过?
不知道在哪里听过
不知道在哪里听过的阿琅,翌日就在别人口中听到了忠勤伯府的事情。
“昨日那些人离开淳安姑姑家后,就直奔城南施粥的地方去了。”
“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忠勤伯府的五姑娘竟然指着那锅粥说怎么和镜子一样可以找人。”
“最后,被韩明珠排揎了一通呢。”
宝珠郡主一大早就兴匆匆的来明家找阿琅。
把昨日那些姑娘去粥棚的所作所为一一的说给阿琅听。
“怪不得你说那个米粮的价格不对,昨日那煮粥的米,分明就是糙米。”
“可是,给咱们的账册上,却写着是新米,好米。”
“这分明就是以次充好。”
宝珠郡主愤愤不平,若是韩明珠在她面前,约莫被她的眼神给杀死好几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