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世家除了家业,最讲究的是个颜面。老爷子这么分家,分明就是不看好长房的掌家的能力。
就这么分了,以后他们父子还怎么出门行走?恐怕是子女的亲事都要受到影响。
当然,三房,四房,五房也各自有想分不想分的理由。
比方说三房,主要是老实胆小,习惯了老太爷老太太当家,你让三老爷出去支立门户,说到底,虽然都快不惑之年的人了,可是还是有点怯怯的。他下头三个儿子,虽然长子已经在禁卫军搞了个旗手的位置,可却没有品轶,自己这么多年了,也没升到四品上可以恩荫子弟,这些都要靠老爷子帮忙,最要命的是,他的孩子都还没成亲。这说亲是从侯府说,还是从他们自家说,差别可太大了,就是像样的聘礼,他们都出不起。他可有三个儿子呢,他虽然也觉得分开会过得自在,可这些大事不办,他可不敢。
四房倒是没有什么,柳氏是个刚强的,如今袁江也争气,四老爷虽然不靠谱,但是柳氏的好日子总归在后头。她怕的就是三老爷那股子疯劲儿,还有他旁边那个狐狸精在那里挑拨,要是没有了老太爷在上头压着,还不知道将来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呢。有老太爷压着,好歹日子还能过,等袁江和袁佳成亲了之后,她才能放心呢。
五房的情况和三房类似,五老爷读了二十多年的书,如今还是个秀才,若说家里要恩荫,三房四房都没轮到,轮到五房的可能性可真的不高。这读书就要心无旁骛,可少不了家里的供养,把他们分出去自己支立门户。五老爷高不成低不就的,难道就守着几百亩地,两间铺子过日子?老太爷说什么分了家还是兄弟,要相互守望什么的,五太太是一个字都不信的。如今一大家子没分家住在一块还吃不到一口锅里,各自都在挖各自的墙角呢,分了家谁还顾及谁?
老太太当然是更不想分的,开玩笑,分了家,她就得跟着老太爷和大房过日子,让她和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开,这是要她的命?
总归,家里只有老太爷是想分,也说了必须分,谁劝都不行。甚至乎,还专门写信将自己儿子们的舅家都给叫来了。为了以示公平和分家的决心,他还将多年不曾来往的曾家给请来了。
曾家乃是老太爷的原配娘家。不过他的原配嫁给他不到两年就没了,只留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后来曾家迁走,当年的关系就走得冷淡了。老太爷发迹后,虽然追封了曾太夫人诰命,也曾提携过曾家,但是两家的关系并不是很亲近。
而关太夫人更是不乐见原配的娘家人。听说老太爷给曾家和自己娘家关家都写了信,当下就气病了。更奇葩的是,几个儿媳妇都不待见,如今居然是让四老爷那个无媒媾和的寡妇在旁边伺候着。
总归是家里的气氛差的不能再差了,张静安这样的闲人,都有点觉得惊悸不安了起来。更要命的是,平日里还能一起玩耍消磨时间的袁惠和袁佳都受了母亲的约束不大出门了。
张静安就更不爱在家里呆了,这事她琢磨了半天,又去寻程瑶商量。
程瑶最近一直没出门,在家里帮着嫂嫂打理家事。
当然张静安那边的事情,张静安日日给她写信,她也关注着。不过有袁家在,又有英国公府愿意帮衬,事情能平顺度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袁家转头就要分家,她倒是没有想到。
因为不论文武,如今大秦朝的风气,都是不推崇分家的。大家族聚族而居的比比皆是,而袁家本身发迹的就晚不说,袁老太爷还旺健着呢,怎么就提分家的事情呢?
不过别人家的私事,想全琢磨明白了也不大可能。
她只写信问张静安,如果袁家真的分家了,她有什么打算?
毕竟袁恭不是长子,而且还有一层尴尬的身份。他在族谱上,是过继了给过世多年的二老爷的。
虽然过继是袁恭还没生下来就决定了的,可是这么多年,老太爷一直默认袁恭管国公爷和吴氏叫爹娘,不晓得袁家底细的人,都只当袁恭是袁家长房的二爷。
可如果袁家要分家,这就不一样了。
袁恭就成了二房唯一顶立门户的人了。
从这个方向上考虑,张静安也就成了二房唯一的女主人了。
张静安不是个蠢的,程瑶一提,她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主要是袁家若说分家,之前毫无征兆,而袁恭跟大房的关系又如此贴近,她两世人都没有想过,袁家如果分家,她和袁恭还有能离开袁家过自己的小日子的可能性。
她心里很激动。
可回头就发现,袁恭不仅不想分家,而且还非常非常的苦恼。
张静安满心的欢喜希翼就被泼了一盆的凉水。两世人都是这样,张静安想干得事情,只要袁恭不乐意,那都是毫无希望的。袁恭不想分家,张静安再怎么激动,也是白激动。
与张静安不同,老爷子是属于那种,别人都不愿意,只要他愿意,他也一定要把事情办成的那种人。
他说要分家,谁拦都没有用。
随着张静安赌钱事件的逐渐平静。国公府的舅爷们也纷纷冒着洪水和动乱的风险进京了。
关家出面的是小关氏的二叔。关家如今在眉州做官,算是官身。虽然不是老太太的直系亲属,可老太太当初家里的人几乎都死绝了,这门亲因为小关氏的缘故,也是很亲的了。
相对来说,曾家就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曾家当初搬走,就跟袁家断了十几年的关系。也从没管过袁泰这一对兄弟,所谓娘亲舅亲,娘都没了,舅舅就不亲,也怪不得别人,但是论起情分来,也就没剩多少了。
可曾家倒是一家人都来了京城,只留下老得走不动的老太爷和老太太在家。
曾家早年就是经商人家,当年袁老太爷还替他们家出过本钱,他们几十年来经营,也有了一份不大不小的家业。但是曾家也知道,光靠做生意,一家子几辈子也翻不了身,于是乎,天下安定下来之后,也开始买了地,让子弟读书,不过这么多年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祖坟上就缺这股子气,反正是啥也没读出来。如今曾家分了两房,长房还在一门心思耕读,二房却又走回了经商的老路,如今在宿州那边做纸笔的生意。
虽然两房路子不同,但是对袁家要分家的态度却都是一样的。都觉得这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一次契机,因此不约而同地都往京城来了。
上一世,也有这么一段。不过那是在张静安已经离开袁家之后了,那时候袁家分崩离析,不分也得分了,至于曾家和关家最后是怎么折腾的,张静安全然不知道,也并不关心。她只关心,这个家能不能分,要是能分,她不论如何,也是要分出去的。
当然前提是,袁家真的能分家成功。
她只怕老太爷心志不坚定,被老太太一哭一哄,几个儿子一跪,那就什么都回到过去可就惨了。
说句实在话,虽然谁都知道袁家几房之间,尤其是大房和其他几房之间多少有点矛盾。可说句实在话,这点子事在勋贵人家根本就不算什么,相对于武安侯,郑国公,镇南候等人家,安国公府这都算是父慈子孝的典型了。张静安是不知道家里的银钱被几房瓜分了的事情,所以真心很害怕这家分不下来。
最开始的时候,曾家和关家两家舅爷刚来的时候,也都是不主张分家的。可也不知道老太爷和他们说了什么。最开始就是曾家什么话都不说了,然后关家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张静安很惊喜的发现,依稀仿佛,她觉得分家很可能是老太爷一时兴起而已。可如今怎么依稀仿佛,就眼看着要成真了呢?
其实老太爷要分家真的是很突然,依稀仿佛就是从她和梁家打赌开始的。可是老太爷对旁人从来没说过她一句不是,而且似乎袁家知情的人,也并没有将她扯上的意思。
她真是越来越好奇袁家最近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就突然要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