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看也不看那些朝臣,一步步走到最前面,对皇上行了个半礼,开口说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瑾王,瑾王私自把封地之外的百姓留在北州,是瑾王犯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算犯法的的是瑾王,也不能姑息,我认为,应该把瑾王降为郡王,以儆效尤。”
听完国师的话后,诸位朝臣不顾上面的皇上窃窃私语,而皇上,也惊到直接站起来。
惊喜来得太快,皇上突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有朝臣打着胆子说道:“瑾王罪不至此。”
“瑾王收留别处百姓这是一个罪名,再一个是他蛊惑人心,让皇上与诸位大臣君臣失和,动摇我大姜的江山社稷,还不够把他降为郡王?”
国师这话一出,朝臣再也不敢说什么。
国师说道:“请皇上下旨,圣旨上我会加盖国师印章。”
皇上这才反应过来,咳嗽一声,重新坐下,说道:“既然国师发话了,那便按国师的意思来。”
皇上当堂写下圣旨,国师拿出国师印章,当着大家的面把印章往上面一盖。
盖完国师印章后,众人以为已经没事了,结果,国师接着说道:“还有太后的事情,后宫不得干政,太后屡次对皇上不敬且多次干预政务,不配为表率,即日起废除太后之位,迁居永州别宫。”
“还请皇上再写一封圣旨来,我一并盖上国师印。”
皇上迟疑了,贬瑾王为郡王他很是可以,但若是把太后的封号也给剥夺了还要弄去永州,他担心自己会背上不孝的罪名,而且,若是太后在宫里的话,在某些时候,还可以作为威胁瑾王的筹码。
“母后也是关心家国社稷才指点我,就不必了吧。”
“有必要,皇上快些写吧。”
无论皇上怎么说,国师就是不松口,皇上无奈,在一阵暗喜中,利索的写下第二道圣旨。
两道圣旨在当天就颁布了出去,就连街上的乞丐都知道了,瑾王与太后被贬的消息。
在颁布圣旨的第二天,太后就被禁军送往永州,而林家也在同一时间,换上下人的衣服,陆陆续续的出府,被风影卫接走,出了京城。
京城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太后被贬给吸引走了,但是方便了林家人撤离。
太后被劫的消息是在太后离开京城三天后传来的,听到消息之后,皇上失手,手里的墨笔,在奏折上划出一道深深的划痕。
他惊慌的说道:“快,林家!快去。”
到了林家之后,发现早已经人去楼空,连个守门的人都没有。
皇上心底的最后丝希望没了,太后走了,林家也走了,就说明瑾郡王再无任何的后顾之忧,而且他这是要正面对上自己了。
此事再一次在京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有和皇上一样的猜测。
皇上立马派人人追,但遗憾的是,他们消失在漫漫人海中,就算皇上派出再多的暗卫,禁卫军也没找到他们的踪迹。
而太后和林家人一行,在三个月之后,顺利的到达了北州城,他们终于与亲人再次团聚。
自此,瑾王再无任何的后顾之忧,开始大刀阔斧的建立自己的势力。
从北州开始,往外面蔓延,瑾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林宝珠则在后方,是瑾王做所有事情的底气。
林宝珠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后面的几年时间里,北州的作坊从五座变为了十多座,都是赚钱的营生,再加上他们找到的宝藏,足以支持瑾王拿下半个大姜。
在后面的两年的时间里,北州大军依靠着火药,兵踏济国都城,拿下整个济国,同年,因为有瑾王提供的火药,郑燕平带领着越州军,占领下半个燕国。
燕国国君不想步入济国的后尘,选择递交国书,成为大姜的附属国,年年给大姜上供。
搞笑的是,他为了进一步挑起瑾王与大姜皇上之间的矛盾,国书是送到了京城的,
瑾王表示自己没见过国书,不知道他们要投降,选择继续打。
还没等到京城的回应,郑燕平就兵临城下燕国都城,围困燕国都城。
郑燕平派过去的细作在百姓中说道:“跟着瑾王有肉吃,瑾王手底下的百姓,每年粮食满仓,兜里有钱。”